《突崛》
中国伊斯兰教月刊。1933年创刊于南京。由南京中央政治学校附设的蒙藏班(后改为蒙藏学校)回族青年学生创办。初由穆建业任主编,后由马俊荣、马裕恒、高文远等相继主持。1944年在重庆停刊,共出版发行10卷,发行量约1000~1500份。经费除有关方面资助外,还靠自筹。在发刊词中对刊名作了说明:“吾中华民族宜如何突破此危机,以突崛于险象环生的境遇中”。其宗旨是:“唤醒中国回民,阐扬回教教义,倡导回民教育,联络回教民族。”该刊登载有回族社会经济调查及学术文化论著。从第7卷第6期开始,在“调查专栏”载有《中国清真寺寺址调查表》、《中国务省市回族调查索引》及关于各地穆斯林的采访记或概况。该刊登载的论著还有关于历史事件、人物的研究,关于伊斯兰教育的探讨,以及关于国外伊斯兰教的介绍等。曾连载过宁夏伊赫瓦尼派著名学者虎嵩山的《伊斯兰教拜功之理》等。该刊还辟有“穆斯林瞭望台”,专门反映国内外伊斯兰教动态,“文艺专栏”连载过托尔斯泰的小说《高加索的囚徒》等。抗日战争时期,该刊先后发表《敬告华北回族同胞》、《告回族青年》、《抗战期突崛之使命》等文章,号召华北教胞对日寇的侵略要“辨明是非”,“效命于国家,尽忠于宗教”;号召穆斯林青年奋起抗战,“与敌人作殊死斗争,还我河山,救亡图存”。还发表专论,反对投降,揭露日伪妄图建立所谓“回回国”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