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说
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唐代韩愈仿照佛教诸宗的法统,在《原道》中提出儒学之“道”的传授系统。他认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韩愈以孟子继承者自居。宋代朱熹将韩愈儒道传授系统的思想概括为“道统”,但把韩愈排除在外,认为上继孟子的是程颢和程颐。
韩愈 道统说
韩愈 字退之 昌黎先生 《韩昌黎集》中《原道》《原人》《原性》《原鬼》《与孟尚书书》《谏迎佛骨表》较为经典
内涵:即孔孟所讲的仁义之道,仁就是普遍的爱人,义就是处事合适而得当。道德应以仁义为内容,“道”即是依着仁义的要求去做,“德”指仁义本来就是具足于人的本性之中。道、德具有了确定的伦理内容,
仁、义被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
目的:为反对佛道的法统而建立的
作用:a. 确认先王之道从尧开始,在时间上早于佛教法统,比佛教更加源远流长
b. 强调儒家道统植根于自己的国土之中,比佛教更具正统性
c. 宣示儒家道统经过历代圣贤相传,已浸润到社会各个领域,比佛教更具有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