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桂概况
容桂街道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南部,是顺德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23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总人口45万,其中户籍人口19.57万。2007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25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838亿元,第三产业收入306.7亿元,出口销售30.1亿美元,税收总额32.6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150.9亿元。
近年来,容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上新台阶。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环保工程,“创卫”、“创模”工作成效突出。居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安、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维稳综治等社会各项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截至2007年底,容桂有各类工商企业1万多家,其中超10亿元工商企业13家,超亿元工商企业76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省著名商标22个,省名牌产品17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市级工程中心4个,区级工程中心15个;获国家级发明专利授权173项。
目前,容桂正积极朝着“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有明显岭南水乡特色的魅力小城”的定位阔步前进。整个城市环境优美有序,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行政服务优质高效,社会风尚诚信实干,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容桂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好字优先,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两大主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富裕和谐容桂的新局面。
历史渊源
明景泰三年(1452年)顺德建县后,建制为都、堡、图、村四级。全县分东涌、马宁、景安、西淋四都,分统38堡,303村。其后,鼎安并入西淋都。东涌都管辖大良、伦教、黄连、容奇、桂洲等12个堡。容桂堡辖4图2村,桂洲堡辖5图3村。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两广形势紧张,朝廷下令各县复办团防,顺德设十团。翌年中法战争结束,撤团防,而建制相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布城区秀自治章程,仍按团防建制划分自治区域,全县共分十区,217村。容桂被编为第十区,下辖4村。
民国初年,沿袭清未建制。民国十七年(1928年),第十区分为容奇等6乡。顺德县在1946年起实行撤乡并区,把容奇等三个乡并为容奇镇。那时第十区管辖容奇镇、桂洲里村等3乡。区公所设在容奇镇。
1950年10月容奇镇从第十镇分出列为与十镇平级,并与第十镇实行合署办公。
1951年1月,第十区权先将容奇镇与容里乡划分新的镇域。容奇镇管辖北潮、圩头、桂新三个街镇。
1956年4月,第十区易名为桂洲镇。1958年2月,全县撤销镇级建制,划分为15个大乡,桂洲镇改为桂洲乡。
1958年2月,全县撤销区级建制,划分为15个大乡,桂洲镇改为桂洲乡。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期,容奇镇与桂洲乡合并成立容桂人民公社。
1959年6月,撤销容桂人民公社,分别成立容奇人民公社和桂洲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全县10个农村人民公社调整10个镇。容奇恢复为镇级镇,桂洲镇管辖4个公社。
1963年1月撤销区建制,桂洲镇改为桂洲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桂洲人民公社改为桂洲镇。桂洲镇划出容山、振华两个乡归德胜开发区管辖。
1986年将德胜开发区之容山、振华、南江划归容奇镇管辖。

1988年8月,设立容奇镇、桂洲镇。
2000年2月2日,撤销容奇镇、桂洲镇,成立容桂镇。
2002年2月,撤消容桂镇,成立容桂区。
2003年1月8日,顺德区容桂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运作。
基础设施
陆路交通:
改革开放以来,容桂共投资20多亿元进行道路建设和绿化。现在,105国道贯穿容桂,宽35米以上的公路直通各个村,道路总长220公里。
水路交通:
现代港口码头客货运输畅顺如流,往返广州、港 澳及珠三角其他城市方便快捷。
通讯设施:
区内电讯网、电视网、移动通讯网等设施完备,目前,程控电话装机超过11万门,移动电话用户30多万,宽带网用
户2.5万户。
供水网络:
区内建有多单间在自来水厂,设备先进,配套超前,总供水能力超过28万吨/日。
供电网络:
现有110千伏安变电站3座,变压器总容量26.3千伏安。大部分10千伏线路已实现电缆化,配电网络正逐步向环网化和自动化发展。
中心城区
容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水道之西江干流与105国道交汇处,是顺德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由顺德区两大经济强镇即原容奇镇与桂洲镇合并而成。容桂总面积为80平方公里,辖23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常住人口17万人。
容桂从1993年以来,经历了近10年的不断探索、积累、完善、提高,在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1993年开始,容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紧紧抓住改革这个牛鼻子,以改革推进经济建设并进而带动实验区的发展。在企业改革方面,采取了股份合作租赁制、产权转让、风险抵押承包等多种方式,理顺了产权关系,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在农村改革方面,结合村委向居委的转变,在条件比较成熟的股份社开展资产量化工作;研究制定了资产量化的具体方案,在城区中心范围的股份让全面铺开,彻底实现了居、村委职能的转变。完成了农村到城市管理体制,农民到居民的改变;在公有资产管理方面,根据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的原则,成立了容桂区公资委。下设投资控股、物业管理、土地开发、资产营运、高新技术五大公司,负责公有资产的日常运作,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运行机制。
容桂大力推行企业规模化发展,使产业素质得到了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容桂是顺德乃至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共有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136,年销售额3000万到1亿元的工业企业62家;超亿元企业34家,超50亿元企业3家,拥有科龙、容声、华宝、格兰仕、万和、顺德海尔、华润涂料、松本电工、环球制药、台湾樱花、加拿大北方电讯、美国安普、日本松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以家电、化工涂料、电线电缆、生物医药、塑料制品等为骨干的产业格局,成为全国最大的冰箱、微波炉、空调等家电生产基地。
容桂根据市场需要合理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设立了农田保护区,努力拓展农业深加工、优化养殖的路子,积极发展城郊农业,推进马冈片(养殖基地)、德龙片(种植基地)、高小片(种养结合基地)三个示范点建设,稳定农业发展,强化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容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逐渐成为投资热点,麦当劳、肯德基、东莞天安百货、森城越市、深洲华润超市等国内外商家相继进入,有规模的商场营业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在建的商品房和商铺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一批有实力的开发商及项目脱颖而出。由于制造业发达,拥有庞大的物流总量.因而细滘运输专业街应运而生,已具备了第三方物流的雏形。
容桂在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借顺德区把高新技术园区划归容桂管理的机遇,加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顺德市城区之德胜河南岸,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高新园区配套设施完善,没有海关、商检、投资服务中心、酒店、供电、供水、通信、银行、大学、客运和货柜码头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园区产业水平高,配套能力强,资讯发达,人才集聚,已初步形成家电、通信电子、化工涂料、医药保健四大支柱产业,2002年园区内企业销售额180亿元,税收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