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况】
1、机构名称: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2、地址:拉萨市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3、历史沿革:1959年6月,中共西藏工委决定并成立了西藏文物古迹文件档案管理委员会,下设文件档案组,1963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档案筹备处,1965年成立自治区档案局(自治区档案馆)。1972年建立自治区档案组。1975年,自治区档案局和自治区档案馆挂一个牌子,两个单位一套人马。1981年,局、馆分家,建立自治区历史档案馆。1987年自治区历史档案馆更名为自治区档案馆。1994年7月7日,馆、局合并,建成并列的自治区档案局和自治区档案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4、下设机构:翻译研究室、现代档案处、历史档案处、办公室、业务指导处、保护技术处。
5、人员情况:全馆共编制72人,现有72人,其中有15名汉族、1名回族,其余均为藏族。有高级职称7人,其中正高 2人,副高5人、中级职称15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另外还常年聘请有原在旧政府供过职的藏族知识分子20名为顾问或特邀研究员。
6、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该馆主要是在管理、抢救、保护历史、现实、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馆藏西藏历史档案的同时,积极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
7、主要负责人:馆长卓嘎。
【科研活动】
1、近年来完成的重要课题
(1)①课题名称:编写《西藏历史档案荟萃》
②课题承担人:卓嘎:唯赛、次仁杰布、洛桑更参等。
(2)①课题名称:建立“历史的缩影和结论”档案陈列室
(3)①课题名称:编辑《西藏地方历史档案丛书》
(4)①课题名称:编辑出版《西藏地震史料》汉、藏文
(5)①课题名称:不定期出版《西藏档案》杂志。
2、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
(1)①课题名称:“亚大地区世界记忆工程”(历史档案抢救项目)
②课题承担人:卓嘎、唯赛等
③课题内容简介:卓嘎任“亚太地区世界记忆工程”全国(中国)委员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杨传堂任“亚大地区世界记忆工程”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在国内,目前只有西藏建有这一科研项目。该工程实行争取外援资金的办法,集中抢救和保护珍贵的西藏历史档案,以达到永久保存和开发利用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2)课题名称:
①《西藏自治区档案志》
②课题承担人:卓嘎、陆仲星、洛桑更参等。
3、近年对外学术交流情况简介
1995年8月,国家档案局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局)曾在拉萨召开西藏档案国际研讨会。在会上着重介绍了西藏档案馆馆藏、西藏与祖国的关系、西藏档案状况及抢救措施;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会上宣读了重要论文。1994年9月,在国家档案局的关怀下卓嘎馆长到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同年中国档案学会组织学术代表团到台湾开展海峡两岸档案学术交流,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唯赛研究员参加会议并宣读了论文。1997年10月,卓噶馆长等赴美国参加了中美地方档案馆史研讨会并发表了学术演讲。1998年4月,卓噶馆长等一行四人考察组赴德国考察了该国历史档案管理和抢救的情况。1999年初与德国波恩大学签定了联合开发功德林历史档案项目,同年6月与国际档案小组拟订了联合抢救部分明代藏文档案的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