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侵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sheet erosion

又称“片蚀”。坡地上没有固定流路的薄层水流,较均匀冲刷地表疏松物质引起的侵蚀现象,导致表土大量流失。按其侵蚀特征分为层状侵蚀(表层土壤相对较均匀流失)、鳞片状侵蚀(因片蚀坡面产生许多彼此近于平行排列的鳞片状斑纹)和地表砂砾化(松散细颗粒被冲蚀,较粗砂砾残积地表,使地表颗粒粗化)。片流速度一般为15~30厘米/秒,产生剪切应力较小,其侵蚀能力远小于雨滴和细沟水流。坡面径流的涌浪现象和类似尾波效应可增大片蚀能力。在坡耕地上,片蚀表现较为强烈,致使土层减薄,土壤肥力减退,农作物产量降低。片蚀强度决定于降雨强度和历时、土壤抗蚀性、径流漫流程度、坡度、坡长、坡形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片蚀对农地土壤危害最大,增强入渗以减小径流是削弱片蚀强度的关键措施。我国黄土高原有片蚀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