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麦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旱麦草

种中文名:旱麦草

种拉丁名:Eremopyrum triticeum (Gaertn.) Nevski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旱麦草属

属拉丁名:Eremopyrum

.

.............更多图片: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约30cm,秆较细,径0.5—1.5mm,具3—4节,基部有时膝曲,在花序下被微毛。叶鞘短于节间,上部显著膨大,无毛或下部被微毛,叶舌薄膜质,叶片条形,扁平,长1.5—8cm,宽2—3mm。穗状花序短小,卵圆状椭圆形,长1—1.7cm,宽0.6—1.6cm,穗轴具关节而逐节脱落,小穗紧密排列在穗轴两侧,呈篦齿状,草绿色,含3—6小花,颖披针形,长4—6mm,背部具脊,外稃具5脉,顶端较尖或成短芒,内稃顶端微呈齿状,子房被毛 (图10)。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新疆,苏联(中亚、哈萨克斯坦)也有种植。

生态特征:旱麦草是中生短命禾草。为荒漠和荒漠 草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于春季。在我国新疆北部,分布于 天山北坡低山丘陵及山前冲积扇平原的荒漠和荒漠草原上。 在伊 犁、塔城谷地、准噶尔盆地秘周围低山丘陵的荒漠和荒漠草原也有分布,海拔高度为600—1300m左右。适于在非盐渍化的壤质, 砂壤质和砂砾质的淡栗钙土和灰棕荒漠土上生长。旱麦草是春雨型的短命禾草,它的生长发育与生境·干湿条件有着联系。适于生长在湿润而寒冷气候环境中。春季融雪后,种子就开始萌发,随着温度的回升,生长速度加快。当夏季干旱来临时,气候变得干热,土壤水分蒸发强烈,表土含水量显著下降,在这以前旱麦草早已有效地利用了春季高湿的水分条件,迅速完成它的生 活周期。结实后,营养体全部死亡,则可逃避夏季干旱的不利条 件,这是旱麦草对干旱气候生态条件适应的特殊性,也是与分布区 季节性子湿条件有节律的变化相一致。旱麦草生长周期很短, 2个多月则可通过整个生长发育阶段。 因此,植株矮小,通常高度不到20cra。单株的生物量较低,虽然 在潮湿低洼地生长得密而高,但所提供的生物量却不高。旱麦草以种子繁殖,种子成熟后,穗轴极易折断脱落,入土能力强,繁殖能力较高。据在乌鲁木齐市附近的荒漠草地上观察,旱麦草在3月中旬出苗, 5月上旬抽穗, 中旬开花,下旬种子成热,6月上旬死亡。旱麦草是一年生短命植物,在任何群落中从不起建群种的作用。但把它作为一个生态类群来看,可成为某一群落结构的一部分,尤其春季景观特别明显,生态条件较好的年份,个体数量相当丰富,但是, 由于生长期短,夏季来临时,就消失了,所以不能作为建群层片看待。旱麦草的根系较浅,多分布于土壤表层10cm左右,不耐牧,家 畜采食时常容易连根拔起,在土质疏松的沙地生境中,更容易遭到 牲畜采食践踏的破坏。

饲用价值:旱麦草春季萌发早,生长快,分蘖多,茎叶茂盛,草质柔软,适口性好。马、牛、羊和骆驼均喜食。旱麦草在春季生长旺盛时期,正是牲畜经过漫长冬季,膘情很差,从冬场转到春场,家畜急需获得足够营养物质来恢复体膘,以利产羔育羔。总之,旱麦草在春季草场饲草的供应上起着重要作用。旱麦草生长状况与冬季积雪和春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它受自然气候年度间的变化影响较大,当遇到干旱年份,就不利于它的萌发和生长,甚至寸草不生。旱麦草的营养成分含量一般,含纤维素较低,含灰分较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