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旱麦草
种中文名:东方旱麦草
种拉丁名:Eremopyrum orientale (Linn.) Jaub. et Spach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旱麦草属
属拉丁名:Eremopyrum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0一25cm,秆常具3节,上部被短乇。叶古膜质,截平,长约lmm,叶片长2——5cm,宽2——4mm,两面均被短柔毛。穗状花序紧密,长2—3Cm,穗轴逐节断落,小穗无柄,单生于掘轴各节,排于穗轴两侧呈篦齿状,颖两侧压扁,背部具脊,先端长渐尖或成短芒,被短柔毛,外稃披针形,具脊, 5脉,内稃与外稃几等长或较之稍短,先端2裂,脊上粗糙或具短纤毛 (图9)。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与吐鲁番盆地,苏联 (中亚和哈萨克斯坦) 以及地中海沿岸、非洲北部也有。
生态特征:生长于沙质地、洪积扇、荒漠低山、平原河岸和盐渍化草甸。为早春短命植物。它趁初春的气温逐渐升高和融雪的土层湿度,于3月底或4月初发芽生长,4—5月开花, 5—6月果熟,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生活周期。
饲用价值:为新疆北部春秋牧场中的早春牧草,羊喜欢采食。 冬季保存良好。在塔城、伊犁的冬季牧场中,其千枯植株仍有一定 饲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