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葱(胡葱)

胡葱

汉语拼音:Hu cong

别名:干葱、冬葱、回回葱

英文名:Shallot

学名:Allium ascalonicum L.

科属:石蒜科

基原物料的生态: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细长,纺锤形,外被赤色小鳞膜。冬季生叶,夏季枯萎,叶圆筒形,绿色,先端尖。伞形花序。顶生,花茎中空,花黄白色。极少结果,果为蒴果。种子黑色,圆三角形。花期3~4月。

来源:分布于北温带。我国中部、南部有栽培。喜生于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收采和加工:开花后采收。取用鳞茎者,切去须根,除去鳞片叶,洗净泥沙,鲜用或晒干备用。或全株洗净泥沙作鲜蔬用。

使用部分:为石蒜科植物的鳞茎或全株。

性味:味辛,性温。

主要成分:鳞茎外皮含有樨皮醇(Quercetin)和绣线菊甙 (Spiraeoside)。新鲜叶含有绣线甙和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 (Quercetin-3,4-diglucoside)。

烹调用途:全株可作蔬食,鳞茎可制成调味佐料。

其他作用:有治水肿、肿毒和胀满作用。据元朝忽思慧著《饮膳正要》谓“回回葱……久食发病”。注解谓“常食胡葱,损伤人的眼目和记忆力”。

备注:Allium属在Engler分类系统中,属于百合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