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才书院坐落在张家口市堡子里书院巷,据《万全县志》记载,抡才书院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察哈尔都统穆图善和万全知县(当时张家口属万全县辖)尹开先邀请集满汉绅商捐资面建,是惟一保存完整的近代书院。
抡才书院“抡”是挑选,“才”是人才。抡才,即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培养和选拔人才。清末废科举,兴学校,抡才书院遂改为学校.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叫初级师范学堂而皇之,光绪三十四年(1907)年叫自治学社,宣统元年(1909年)叫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兴办新式学校.抡才书院坐北朝南,内有房50多间,两侧有跨院,从院墙到每间屋都是青砖瓦顶,院内主体建筑为正常,堂内供奉着孔子牌位.大门外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两块石碑,各宽约0.7米,高2米,碑顶有二龙戏珠,雕刻精致,极为美观。碑文均为楷书。左侧石碑上首刻:“张家口新建抡才书院碑记”,上
面有650个字。右侧石碑上刻:“抡才书院重约记”,碑文631字,均为规正秀丽的楷书。碑文叙述了书院曾盛极一时、远近闻名的历史。其办学宗旨是让学生们“朝夕而聚诵”,就是“说理论诗,阐明对贤精义”。任教者均为当时外流。与此同时,书院也成为学者、文人讲经论道的场所,在这里的任教者不乏名流。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当朝礼部右侍郎志锐(珍妃的哥哥)因弹劾李鸿章之流卖国求荣,被慈禧发配到塞外守边,他路过张家口曾在抡才书院讲学。1923年11月,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受朋友邀请到张家口游览赐儿山云泉寺后,在抡才书院讲演,听讲者上百人。康有为亲手在抡才书院栽下了一株槐树,以志纪念。历史沧桑,时代变迁,古槐树却依然繁茂,每到夏天,槐花飘香,落英缤纷。在抡才书院任教的著名教师还有王泽民,笔名方白,解放后曾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文学编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