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汤
(主料辅料)
乌骨鸡....1 只
饴糖....120 克
大生地...120 克
精盐.....10 克
黄酒.....15 克
(烹制方法)
1. 选择白毛乌骨鸡(其它杂毛鸡亦可,但必须是乌骨者)15oo 克以上者,
无论公鸡、母鸡均可,宰杀后去毛及肠杂,洗净。
2. 大生地酒洗后切片,饴糖拌和后,装人鸡肚内,缝好放进瓦钵内,加
精盐及黄酒。
3. 放入铜锅中隔水炖烂,连瓦钵一起上桌。
(工艺关键)
1. 中国江西泰和县所产乌鸡,外貌特征计有十全,紫冠、缨头、绿耳、
有须、五爪、毛脚、丝毛、乌皮、乌肉。且眼、喙。内脏、脂肪均为黑色。
清·乾隆时曾列为贡品。
2. 隔水炖约1.5 小时酥烂可口。
(风味特点)
1. 唐·孟诜《食疗本草》载有一方:“用乌骨鸡一只和五味炒香,投2
斤酒封一宿取饮,令人肥白,能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心腹痛,益产妇。”
中药名品“乌鸡白凤丸”即以其为主料制成。
2. 药理学认为,乌鸡营养丰富,并含有激素和紫色素,对人体白血球和
血色素有增强的作用,对治疗妇女体弱不孕、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赤白
带下及产后虚弱等症均有疗效,并可用于肺结核、冠心病、胃溃疡、神经衰
弱、小儿佝偻等症的辅助治疗。
食疗方:
原 料: 乌雄鸡1只,陈皮、良姜少量,草果 2只,胡椒、豆豉、葱、豆酱各适量。
制 法: 陈皮、良姜、胡椒、草果洗净,入布袋;再将乌雄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切成小块,与药袋同入砂锅炖熟;加入葱、豆豉、豆酱,熬成汤即可。
功 效: 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适应症: 血气暴亏而引起的身体虚弱、食欲减退、喜暖嗜卧、动则气促,尤其是妇女痛经、崩漏不止、产后血虚等。
乌鸡汤最早于元朝的《饮膳正要》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