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宪
张恩宪(1829-1896)字慎斋,号友竹,西宁人。前人赞誉他是“湟中高士,陇古名家”,评他的诗是“忧乱之情,尘釜之况,山水花木之乐,时序景物之吟,触景生情,因事述怀,其发为诗”。有存诗340余首,辑为《鸿雪草堂诗集》。
恩宪少年时就有才名,1861年(咸丰十一年)举拔贡,廷试第一,分发四川以知县用。1867年(同治六年)与其兄思元(字伯仁,号友石,工书善画)徙步赴四川候补,一路备尝艰辛,到四川后7年未能补官,“积债成人山厌负,补官需日我望归”,他只得做人幕府和教私塾“以给食贫处”。1874年(同治十三年)始援永宁县(今四川叙永县)知县,而后为官只一年,就因厌倦官场生涯,眷恋故土,思念亲友而挂印辞官,1877年(光绪三年)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在以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他一直在碾伯凤山书院和西宁五峰书院教书,“门墙桃李随时植”,学生遍河湟,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张恩宪兄弟在四川时,饱游蜀中山水,所以“书画益大进”,诗也得以丰收。诗人被秀丽的巴山蜀水所倾倒,所陶醉,“人畏蜀山险,我爱蜀山奇,回头看不足,日日倒骑驴”(《看山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迷山恋水的情态。但诗人又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羡然他乡风光好,不堪回首忆家园”,描绘河山之美和抒发思乡之情,构成了诗人这一时期诗作的两大主题。
在诗人的眼里,蜀地风光是“看山真个如看画,一卷刚披一卷收”。那如画的山川景物是:
桃花春雨乱红飞,一路青山拥翠围。
石蹬重重云叠叠,香泥滑滑露菲菲。
(《壁山道中》)
浅浅清江渺渺流,青帘白舫下泸州。
航师遥指青城画,一塔斜横半角楼。
(《赴泸州》)
诗人用清新隽永的诗句,表达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随着离家时间愈久,诗人思乡的感情也愈深,加之当时的西宁又陷于战火频仍之中,这更使诗人思归的心也愈切。
六年客里过中秋,明月依然照益州。
遥忆我家青海上,有人怅望在高楼。
(《对月吟怀》)
诗中适用了李白《关山月》中“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的意境,更衬出了诗人的心绪和情感。诗人甚至幻想能得到《庄子·逍遥游》中那御风而行的列子的仙术,乘风飞回故乡,殷切之心可见。
晴雨了了雨云删,放出西南路几弯。
列子有方应教我,御风直度海心山。
(《望云思乡》)
在长达七、八年的候补期间,诗人遭遇了生活的窘迫困厄,也更多地接触了社会的下层,了解到了群众的疾苦,因之也激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注:
地僻村荒少人居,大雪满野压青草。
觅食声声无处哀,闻之不觉心如涛。
今年边防大征兵,千里狼烟空一扫。
军前筹粮民苦饥,民形憔悴我心槁。
(《北雁飞》)
正因为诗人有着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所以他在知县任上是“抚字期年觉辛苦,时时听讼怕冤民”,“破裘蔽体怯风寒,赤子号寒总未安”。
当诗人回到故乡后,过着比较恬静的生活,追求着淡泊宁静的情趣,因而诗的风格更显得简朴清淳如:
讲堂风月几多宽,赢得清闲胜做官。
一饱菜羹扪腹乐,三间茅屋著身安。
倦来倚枕抛书卷,兴到沿河把钓竿。
净扫轩窗还独坐,秋深花瘦雨中看。
(《书院漫兴》)
日饱菜根蔬食,夜安布衣寒毡。
静坐无关尘事,观书且度流年。
(《借寓即事》之五)
诗人在教书课读之余,寄情于山水诗酒之间,写下了许多描写西宁山川风光的诗作,表达了诗人爱恋家乡的感情,至今仍为人们传诵的《题湟中八景》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如《湟水春涨》,清新淡雅而富有新意,宛若一幅湟水春钓图:
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阳拂翠烟。
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
张思宽的诗常用白描手法,不尚典故辞藻,语言明白朴素而造意隽永。诗人还善于从家常语,眼前景中提炼出讽嘲社会现实的题旨,巧而不华,寓有深意,如《纸鸢》:
不与东风便,何曾舞太空。
只缘轻薄甚,也似羽毛丰。
剪纸形相假,牵线计已工。
一经花雨湿,堕落恼儿童。
诗借物寓情,讽刺那借东风之便爬上高位,踌躇满志,终被“堕落”的轻薄之辈,可谓入木三分。
张思宽不仅工诗,名满河湟,而且善书,人称他是“小张颠”(张颠即唐代书法家张旭),“问字人来常载酒,敲门客至但求书”,墨迹广留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