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伯诚蒋伯诚(1889—1952),诸暨浬浦镇人。幼入私塾,后入杭州师范学堂,继入苏州武备学堂,毕业后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次年底,蔡锷在云南反袁独立,伯诚取道安南到昆明参加护国战争。继投奔孙中山大元帅府,与蒋介石、顾祝同相处甚笃。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路军参谋长,由粤入闽浙,击溃北洋军阀孙传芳部。1927年,任浙江省政府军事厅厅长、浙江省防军总司令兼杭州城防司令等职。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离职后,代主席职。不久,被蒋介石派往北平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代表,与张学良接触频繁,感情倍增,结金兰之交。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委员,蒋介石为分化西北军,命其游说韩复榘,韩于1929年叛冯(冯玉祥)投蒋。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封韩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同时指派伯诚为委员长代表、军事联络员,常驻济南。为掌握韩复榘,与其结拜兄弟,韩将义妹、京剧名演员杜丽云给伯诚作第三夫人。1936年,陈济棠割据广东,蒋介石派伯诚赴粤策反,粤军内部分裂,割据失败。抗战爆发,韩复榘弃济南,被蒋介石枪决,伯诚负责处理山东事宜。不久,奉命潜入上海,组织敌后地下工作,成立上海工作统一委员会,与戴笠、杜月笙、吴开先、吴绍澍组成常委会,获猎政治军事情报,经香港转送陪都重庆。日本上海宪兵队把伯诚列为第一号通缉对象,致使居无常址,随机应变,连姓名也常更改。1944年间,突发脑血管破裂症,在昏迷中被日本宪兵队捕获。日军动用多种审讯手段,软硬兼施,致使半身瘫痪,言语不清。1945年8月,日军投降,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沪代表身份,组成驻沪代表公署,召见汪伪上海市市长周佛海,责其维持上海秩序,保存资产,等候接管。后出任全国抗日蒙难同志会主席,又被任命为浙江监察使,因病未到职,仍居上海。上海解放前夕,汤恩伯奉令接伯诚全家去台湾,以身体衰弱弃政多年为由未赴台。1952年初病重弃世于沪。曾捐献《万有文库》一套计1186册给暨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