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剧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被称作“第四种剧本”的,主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此外,鲁彦周的《归来》、何求的《新局长来到之前》、王少燕的《葡萄烂了》、李超的《开会忙》等剧作,因其相似的创作倾向,也被看作是“第四种剧本”。

杨履方、海默、岳野等戏剧家或是在解放区成长,或是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戏剧创作,所受影响大都是苏联的。而50年代苏联戏剧界观念的变革,尤其是重申“写真实”的观念,更是深刻地影响着“第四种剧本”的创作及其审美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