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卡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卡塔卡利

kathākali

印度舞剧剧种。卡塔意为故事,卡利意为表演。它约形成于17世纪初喀拉拉邦的农村,以戏剧性的演技、丰富的表情、激烈的舞蹈动作和浓重的宗教色彩为主要特征。它沿袭了喀拉拉邦古梵剧的形式和风格,仍用梵文演唱。剧情多取材于《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史诗。在乡村寺庙旁的露天舞台上表演,通常演出从傍晚直到天明,遇到重大节日,要通宵达旦地连演10多天。它的表演有24个基本手语和眼、眉、脸、颈等面部变化,构成一整套表情示意动作

,成为推动剧情和人物感情交流的手段。在每段戏剧演出之间,都有一段纯舞蹈。演员急速旋转、单腿跳跃、大蹲,表现出男性的英武,对全剧起烘托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