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疾病名称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疾病概述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不论是哪种形式,治疗是首先全部矫正其调节部分,如仍有弱视,应做遮盖治疗,如弱视已经治愈,应手术矫正其残余的内斜视。应测量看远及看近的斜度,手术量是根据矫正以后看远的残余斜视度,此测量仅仅作为手术时的一般参考。例如有一高AC/A比值,经验是手术量比所测得的量,再多作一些。例如看远时内斜18℃,原设计为双侧内直肌后徙3mm,可以增加为双侧后徙3.5mm,也可以作双侧内直肌后固定手术。

疾病分类眼科

疾病描述部分是由于眼外肌的不平衡,部分是由于调节/集合的不平衡是一种混合机制诱发的。虽然抗调节治疗可以减低偏斜角,但单纯的抗调节治疗无法完全消除内斜,早期应在训练治疗后行手术治疗。

诊断检查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安全提示本疾病通常是在2~3岁时最为明显,是发生调节性内斜视的高峰。失代偿性调节性内斜视,是由于双侧内直肌肥厚或挛缩而引起。不论其原因如何,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通常是恒定性,经常伴有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及弱视。

1、首先通过配戴眼镜全部矫正其调节部分的远视。

2、如仍有弱视,应做各种弱视治疗。

3、如弱视已经治愈,应手术矫正其残余的内斜视(非调节部分的斜视)。

4、手术前应测量看远及看近的斜度,手术量是综合参考戴眼镜后的残余斜视度施行手术矫正。

5、手术后重新为孩子验光, 并测量斜视度,根据斜视度重新调整远视眼镜的度数。

6、定期门诊观察斜视度、远视度数,经常调整眼镜的度数,达到戴眼镜后正位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