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军迷的观点和设想而已。
1、为95式班用枪族预留战术导轨接口。
95式班用枪族以机械瞄准具为主,以悬臂梁式的扩展架来安装光学和微光瞄准具。该方式存在结构强度低、瞄准基线过高、不适合安装大型瞄准具和进一步扩展困难等问题。如有可能,应尽量增大尺寸、加强其强度。
当今世界轻武器发展的潮流是通过加装光学瞄准具来提高射击精度、通过在战术导轨上加载各种战术配件来丰富枪械的性能并提高战场适应能力。95式班用枪族这种扩展性能聊胜于无、结构特殊导致后续拓展空间狭窄的、正在大批量装备的新造老枪,将来将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来升级。
对于“要面子就与世界接轨哪怕挥金如土,讲性能就结合中国国情定要锱铢必较”的TG来说,机械瞄准具就已经够用了,大部分部队其实上连那个小小的光学瞄准镜都不可能装备。但对于肩负着军事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的95式班用枪族来说,尽早设计出可行的战术导轨方案,并在现在量产的枪械上留下扩展功能接口,在长远上更加符合TG的长远目标。不要等到在不久的将来想要扩展和升级的时候无处下手,事倍功半却劳而无功。
参照世界其他无托枪的做法,一般在机匣前端面与准星支架之间架设战术导轨。法国FAMAS的最新改进型为了降低战术导轨的架设高度,只得把垂直向上布置的拉机柄改成左右布置。FAMAS的外形与95式颇为相似,因此FELIN的导轨及护木修改方案的参考价值更大一些。由于TG坚持拉机柄必须与枪机一体,不肯接受独立拉机柄,所以95式拉机柄的方向修改就非常困难。
其实现有的拉机柄也是通过一个金属套镶套在枪机的前导引柱上的。这个套是死的,如果能够快速解脱的话,拉机柄左右偏置的障碍就不存在了。我设想是把现有的拉机柄安装套加厚,并在拉机柄的相对侧面增加一个弹性卡笋,同时在枪机的前导引柱表面左右两侧各预留一个用于卡笋嵌入的定位孔。将拉机柄安装套套入枪机前导引柱前端至台阶部分,弹性卡笋嵌入定位孔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只要拉出弹性卡笋,向前退出拉机柄安装套即可。这样以来,拉机柄就在最大程度上符合拉机柄与枪机一体原则的条件下与枪机实现了快速可靠结合和分离,从而为实现拉机柄的左置或右置扫除了障碍。
由于拉机柄的拉力主要由拉机柄安装套的后端面和枪机前导引柱上的台阶来传递,弹性卡笋只需要对付拉机柄前冲的惯性而已。当然在拉机柄安装套的前半部的左右两侧各增设一个弹性卡笋和定位孔也可以,更加可靠。另外,在枪机前导引柱外表面上预留两个定位销,并在拉机柄安装套前端面开钩型槽,通过旋转和直动来固定或拆卸拉机柄安装套的话也可以。
2、95式班用机枪降为准确步枪/辅助轻机枪。
作为世界“最轻、最短”的班用机枪,它并不能算是专业或称职。由于不能战场更换枪管,95式班用机枪的火力持续性很有限。当然,用它来对付三流军队是足够了,但是如果TG仅仅满足于此,一旦与西方发达国家军队进行班级对抗的话,交火时间一长很可能会要被对方的专业轻机枪打得抬不起头来。如果连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差距都要用宝贵的人命去填,那就太可悲了。
作为无托枪,换弹速度慢是其无法克服的缺陷,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火力停顿间隙。而且由于抛弹口贴近射手面部,喷出的刺激性烟雾对射手会有直接的影响:阻挡其视线,刺激其呼吸道。这对于射击频率较低的自动步枪射手来说还可以克服,但对于需要持续发射大量子弹的轻机枪射手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影响其射击水平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火力持续性和有效性可能会有额外的损失。
由于无托枪的结构所限,95式的75发弹鼓的垂直供弹口并不在弹鼓中央的正上方,而是向右偏移以保证右手持枪顺利无阻碍。这样一来就造成弹鼓重心与枪械重心不在一个垂直平面上,从而产生了一个额外的横向逆时针颠覆力矩,对射手的操作多少会产生一定的困扰。当代战争已经证明了枪族化的班用轻机枪不能胜任战场上激烈对抗的需要,国外的无托班用轻机枪更是基本上没有立锥之地。有了外军的实战经验教训,95式班用机枪没有必要再去用战场实践来检验其局限性,白白地用宝贵却不值钱的人命去交什么天经地义的学费。
95式班用机枪虽然不是专业的轻机枪,但是作为班级精确步枪和辅助机枪还算是勉强可以的。更长更重的枪管和更高的子弹初速,使得95式班用机枪相对95式自动步枪更有实力去充分发挥昂贵的光学瞄准具和微光夜视仪的作用。由于TG特有的经费狭义相对有限论的影响,不可能为每支95式自动步枪都配备光学瞄准镜,微光夜视仪就更不用提了。如果每个步兵班装备两支由95式班用机枪转职而来的精确步枪的话,以TG的财力足以为其配齐光学瞄准具甚至微光夜视仪,有效地提高步兵班的火力精确度和夜战能力。当然,95式班用轻机枪/精确步枪最好优先升级以加装战术导轨。
转职为精确步枪之后,95式班用机枪依然保有两脚架和弹鼓,必要时可以客串轻机枪,在短时间内倍增班组机枪火力或掩护班用机枪换弹。由于角色的变化,笨重的75发弹鼓不再必要,可以改用50发小弹鼓,降低体积和重量以提高机动性。50发(49)弹鼓可以由75发弹鼓缩小而来:圆周削减一层子弹,再去掉一个弹仓。由于装弹量较大、装填速度快和高度较低,可以部分弥补无托枪的缺陷,所以重量和大小适中的小弹鼓也适用于95式自动步枪的冲锋作战。
3、班用机枪由改用轻弹的88式通用机枪担任。
88式通用机枪作为一款专业的小口径机枪,担任轻机枪绰绰有余,充当重机枪略有不足。网上建议88式通用机枪以轻机枪状态下放到班充当班用机枪的呼声由来已久,因为根本无法凭借业余的95式班用机枪来对抗美军的M249班用机枪。但是这样直接下放势必带来弹药通用性和机枪性能之间的矛盾:因为班组统一使用轻弹可以降低后勤压力,而使用重弹的88式机枪虽然能使用轻弹但性能下降较多。
由于班用机枪主要控制600米以内的范围,所以下放到班的的88式通用机枪不必追求800米的有效射程。可以将其枪管完全按照轻弹来优化,充分发挥其性能,并且使枪管和导气系统与原枪完全匹配,尽量保证只需更换重弹枪管和轻弹枪管就能完成重弹机枪和轻弹机枪之间的角色转换。由于5.8mm轻弹相对M855/SS109拥有一定的威力和射程优势,所以下放到班的88式轻弹机枪的火力和射程只要能压倒M249班用机枪就足够了。由于轻弹枪管相对重弹枪管更短更轻,所以88式轻弹机枪的携行性略好一些。
每个步兵班最好装备两挺88式轻弹机枪,因为美军的步兵班就是装备了两挺M249轻机枪。美军连年征战,实战经验极其丰富,其步兵班的火力配置历经战场考验和优化。即便抛开步兵班双机枪配置的合理性不谈,如果有朝一日中国军队与美军作战,在班级火力对抗中,如何用一挺机枪去压制对方的两挺机枪?指望排属火力或者连属火力的支援和调拨?
中国在高科技的武器方面相对美国落后不少,那么连这种没有技术含量、成本花费有限的班级火力配置都要落后,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中国军队的士兵从来都不怕死,但是只要力所能及就不要让他们落后在起跑线上。光荣的战死和无谓的牺牲完全是两码事,尤其是为了填补那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差距。
4、班用枪族换装重弹或准重弹。
全面重弹化虽然性能好而且有利于简化后勤,但是可能存在重弹成本高和枪管太长太重的难题。
如果能开发一款准重弹,性能介于轻弹和重弹之间,那么:轻弹枪管发射它,既能提高性能而且寿命损耗可以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重弹枪管发射它,性能不会有太大的降低;准重弹枪管发射重弹,寿命损耗和弹道差异不明显。准重弹可以视为性能介于重弹和轻弹之间的轻弹增强版或重弹减装药版,用于取代轻弹和向完全重弹化过渡。
准重弹的弹头重量介于轻弹弹头和重弹弹头之间。弹头外壳近似于重弹弹头外壳或者直接借用,气动性能好,存速能力强。弹头结构与7N6相同:圆柱钢芯偏向弹头后部,弹头前端设置较大的空尖腔以提高软目标杀伤能力。相对5.8mm轻弹,准重弹的钢芯更长更重,钢芯前端的铅套更薄。一旦命中目标,准重弹的加重钢芯更容易前冲穿透铅套和被甲,穿甲能力更强。
准重弹的发射药借用重弹的发射药,药量有所削减,确保弹头初速介于轻弹和重弹之间。这样就可以少生产一种发射药,有利于简化生产配套系统,降低重弹成本。
虽然采用SS109弹头的结构似乎在理论上对提高穿甲能力和软目标杀伤能力更有利,但是TG宣称其技术能力和成本核算不过关,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连西方蛮夷小国都能生产的弹头,泱泱天朝居然在5.8mm弹药上玩不了,真是无奈啊。不过如果要是生产M855/SS109弹药出口创汇那就另当别论了。
相对轻弹更强的威力和更好的存速能力,相对重弹更低的成本,相对二者更好的兼容性。为准重弹而优化的枪管既能良好地消化现有轻弹,又能更容易实现全面重弹化。这就是所谓准重弹设想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