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销售员徐建中(音)兴奋异常,这种由电子邮件所带来的兴奋在中国并不常见,但使用黑莓(译者注:一种可收发电子邮件的通信设备)的西方人能够理解。
这名来自河南农村的20岁小伙并没有电脑,每隔几星期就到当地网吧去查收电子邮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与在电脑上敲击键盘写电子邮件相比,他更喜欢用他的手机给朋友们发短信。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电子邮件慢得像蜗牛一样,他们习惯用手机短信或电脑即时通讯软件交流。
艾瑞市场咨询公司调查发现,90%的中国手机用户发送手机短信,而美国手机用户中发送短信的比例只有49%。
中国人疯狂收发手机短信,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技术发展的程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4.55亿手机用户使用短信聊天和约会。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统计,中国人每个月大约发送330亿条短信,仅在中秋节一天内发送的相互问候的短信就多达20亿条。
一家移动市场广告公司的执行总裁大卫·特切蒂说,在中国,更多的人通过手机而不是个人电脑获得新闻或天气信息。他说:“离开了手机,中国人就没法生活了。” 奥美广告公司北京公司负责数字发展战略的凯瑟尔说:“年轻人通常会将MSN或者QQ号码印在他们的名片上。”(之所以这样)费用是一个原因。一条短信只需1美分,而语音电话每分钟则要2到5美分。
甚至那些使用电脑并上网的人也不太使用电子邮件,而是使用即时通讯软件与朋友、同事或者爱人交流。按照中国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接近70%的中国网络用户经常使用即时信息,而使用电子邮件的只有56%。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美国使用即时信息软件的网络用户比例只有39%,但使用电子邮件的比例高达91%。
不介意在一台小设备上表达他们想法的人并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任晓民(音)今年49岁了,他是北京的一名建筑工人。为了与26岁的儿子用文字进行沟通,最近购买了一台带有触摸屏的手机。
手机已经在中国取得了标志性的地位。上海一家咨询公司的布莱克介绍说,手机已经成了年轻人的“大件”,中国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薪水购买一部手机,只用半年就在网上折价卖掉再去买一部新型手机,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手机是“时髦”的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