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情报周刊》披露,中国正在研制的多功能歼击机(代号为“火龙”)获得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其先进性属于第五代飞机;该机的主要特点是更加先进的气动结构,新型控制系统,机载雷达的能力大为提高,可打击地面目标。该机还具有超级机动能力,如可进行“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可使其大为扩大使用机载武器的能力,破坏敌歼击机的进攻,退出其武器杀伤区。中国在该机研制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绩,据悉有数十名俄罗斯顶尖级科学家从俄罗斯流失到中国,俄罗斯为此曾多次向中国要求引渡。
“火龙”型机的驾驶导航系统用于完成飞机在简单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在任何季节和昼夜情况下、在陆地和海面上、在任何地形条件下的所有飞行阶段的导航和驾驶任务。在导航设备中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速度和侧流测量仪、自动无线电罗盘、远距(卫星)导航无线电技术系统、近距导航无线电技术系统、相互座标确定设备、信标无线电接收机等设备。在飞机设备中还有飞机应答机和国别系统应答机。通信系统用于飞行员与指挥所及空中飞机之间进行稳定的双向无线电通话,以及加密无线电电话和遥码通信。在飞机上安装有2部超短波电台、短波电台、无线电电话和遥码通信编码设备、内部通信设备(飞机通话装置)和通话记录设备。“火龙”型机的武器控制系统也十分先进,其保证在远距导弹战和近距空战中使用制导导弹,用雷达和光学激光站在远距导弹战中捕捉并跟踪目标,在近距空战中捕捉并跟踪可目视的目标,确定所发现目标的国籍,以及使用制导和非制导空面杀伤武器。武器控制系统包括雷达瞄准系统和光电瞄准导航系统。
雷达瞄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脉冲多普勒雷达,它可保证在前半球和后半球发现和跟踪在净空域和地面背景上的空中目标,以及地形制图和发现地面目标。雷达可同时跟踪大量的空中目标并保证锁定其中最危险的几个目标。雷达使用缝式天线(未来将使用带有相阵控天线的改进型雷达)。为保证全方位空域搜索和在后半球使用制导导弹,在飞机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中补充加入了后视雷达,安装在机身中部尾撑上。借助于雷达瞄准系统中的国别询问机来确定所发现目标的国籍。
在光电瞄准导航系统中有驾驶导航系统、光学雷达站、头盔目标指示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和机载数字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瞄准部分完成雷达瞄准系统的功能,但只是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进行,特点是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光学雷达站是将红外方位仪和激光测距仪联合在一起。红外定位仪可根据热辐射来保证发现目标并进行角度跟踪,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到目标的距离。光学激光站传感器配置在驾驶舱前面的球形整流罩内。
头盔目标指示系统是在飞行员头部转向可能存在目标的方向后,对导弹的自主导引头和光学激光站扫描装置进行目标指示。武器控制系统是在飞行员按下作战按纽后,以给定的间隔和给定的顺序,自动完成航空杀伤兵器的发射程序。为使用数种空面制导武器,飞机补充配备了可替换式武器控制系统舱。信息显示系统保证在前玻璃显示器和多功能电子射线管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必要的驾驶导航和瞄准信息。光电瞄准导航系统的工作由机载数字计算机系统控制。地面或空中指挥所通过仪表引导机载设备无线电线路,引导飞机飞向目标。机载自卫系统用于对飞机受到敌雷达照射做出反应并及时通知飞行员,发现导弹的发射,在雷达和红外波段施放消极和积极干扰。在飞机上安装有无线电技术侦察站、红外定位仪、消极干扰(假热目标和偶极子反向体)投放器、积极雷达干扰站等。控制机载自卫系统的是机载数字计算机。
先进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制导武器,大大提高了歼击机在打击空中目标和地面(海上)目标时的作战效能。在飞机上安装有“长城”型机载无线电雷达控制系统,包括机载雷达、作战使用中央处理器和国别识别系统询问机。机载雷达为新一代脉冲多普勒多功能多体制X波段相阵抗干扰机载雷达,使用带波导分配系统的消极相阵控天线。天线具有较高的放大效能和较低的旁波瓣水平,发现歼击机类空中目标距离在前半球不少于150-180公里,在后半球超过90公里。可在60-90公里距离上发现“坦克群”目标,在150-180公里上发现护卫舰类的海上目标。机载雷达可同时跟踪20个空中目标,可使用空空武器同时攻击其中的8个目标,在使用空地和空海武器时,可同时攻击2个目标。
先进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配合其它性能,可使该机对任何之敌进行强大打击,包括隐形目标,不进入敌防空区便可对敌地面目标进行攻击,完成低空飞行,绕过和飞越障碍,参加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集群行动,自动计算出飞行的所有阶段,自动监控各系统的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为进入作战区域,“火龙”可在低空完成长时间的地形规避自动飞行,之后使用自动化系统参加集群空战和强击行动。“火龙”所有阶段的飞行和作战使用都可在自动状态下完成。同时,该型机驾驶轻松舒适,配备有生命保障系统,并且最大限度地简化和减轻了这一复杂航空系统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