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象虫的介绍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种又叫松大象鼻虫,松树皮象。成虫体长7一13毫米。身体和鞘翅均力深褐色。胸背面不规则地布满圆形大小不等的刻点。触角膝状,有柄,著生于喙的前半部。前胸有由金黄色磷片构成的圆点四个(背中线两侧各二个)。鞘翅上有近长方形成虚线状纵向排列的刻点和金黄色鳞片组成的 X形花纹。雄虫腹部背面 8节;雌虫腹部背面 7节。

卵约1.5毫米,椭圆形,白色微黄,透明。散产于伐根皮层上或泥土中。

幼虫弯曲,无足。老熟时体长10-15毫米,头部黄褐色,身体白色。腹部9节。第1胸节与第 1一8腹节上各有一对椭圆形的气门。

蛹裸蛹,长度与成虫相等,除上颚与复眼黑色外,全体白色,身体上布满对称排列的剌,腹端方形,井有一对大的保护刺。

生活习性松象虫在小兴安岭林区,两年一代。以成虫及幼虫两虫态越冬。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功,集中于落叶松更新地上取食并交尾,为害 2年生以上的幼树。6月中旬以后,成虫自更新地向采伐迹地扩散,到伐根下去产卵。6月下旬以后新孵化的幼虫陆续出现,在伐根的皮层或皮层与边材之间作隧道活功取食。到9月末,大部分幼虫已经老熟,在皮层,皮层与边材间或全部在边材以内作椭圆形蛹室休眠。少数孵化较晚的幼虫,越冬时尚未老熟,翌春需再取食一段时间,才作蛹室休眠。上年秋末已经老熟的休眠幼虫,经越冬阶段后,于7、8两月化蛹,7月末以后开始羽化为成虫。大部分新成虫潜伏蛹室中约半月后,即自伐根爬出土面来,找寻幼材取食为害。当年不交尾产卵。9月底后,在落叶松幼树根际的枯枝落叶丛中越冬;少数羽化较晚的成虫,并不出土,在蛹室内越冬。自卵孵化而至羽化成虫,成虫再产卵,历时二周年。

松象虫的为害时期是成虫(幼虫在伐根内寄生,经济上的损失较小);它在梢头下咬食树干的韧皮部,造成块状疤痕,并流出大量的松脂来。如疤痕很多,将树于围成一环时,梢头就枯死。受松象虫为害的幼树,一般是主干枯死,几条侧枝同时向上生长,村冠大而高度不够,使干材生长不良,失去经济利用价值。受害严重者甚至全株枯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