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亚纲的初龙下纲是进步的主干爬行动物,拥有改进的运动方式和四个室的心脏,在中生代的时候非常繁盛,是中生代陆地和天空的统治者,也有一些成员进入海洋,包括恐龙和翼龙等最引人注目的古生物。初龙下纲也是鸟类的祖先,拥有与鸟类近似的特征。在中生代结束时,除了起源于初龙下纲的鸟类外,初龙下纲中只有少数鳄目成员残存下来。
鳄形目Crocodylia
鳄形目是初龙下纲中适应水栖生活的一支,和初龙下纲大多数成员一样,出现于三叠纪并在整个中生代非常繁盛。在中生代时,除了类似现代的淡水和近海的鳄类外,还有一些大洋中生活的种类。鳄形目大部分成员随着中生代结束而灭绝,但是有少数生存下来,成为初龙下纲中尾一逃过劫难的成员。鳄形目包括3~4个亚目,现存仅真鳄亚目Eusuchia的1~3个科。
鳄科Crocodylidae
鳄科有8属22~23种,

是初龙下纲仅存的代表,也是现存最先进,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鳄科主要分布于各大洲热带水域,可分为长吻鳄、鳄和短吻鳄三个亚科,或升级为三个科。长吻鳄亚科Gavialinae又称食鱼鳄亚科,有2属2种。其中长吻鳄或称食鱼鳄Gavialis gangeticus(左上)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附近地区,体大,吻极长,以鱼为食。

马来鳄或称马来切喙鳄Tomistoma schlegelii分布于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与长吻鳄外形和习性非常相似但体型略小,吻略短。马来鳄分类地位多有争议,以往多认为马来鳄虽与长吻鳄相似,但是亲缘关系与鳄亚科成员更接近,被置于鳄亚科,也有人将其单列一亚科,近来研究表明其确实与长吻鳄关系比较接近,可以列入长吻鳄亚科。马来鳄过去远比现代分布要广泛,几百年前还可见于我国南方,而我国也发现有不少化石种类。鳄亚科Crocodylinae有2属13种,是鳄类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其中12种都归入鳄属Crocodylus,鳄属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有些种类可以进入海洋,因此分布尤其广泛。鳄属中最著名的当属湾鳄


尼罗鳄与湾鳄一样都是分布广泛的大型鳄类,并均以性情凶猛能捕食大型猎物而闻名。尼罗鳄可以捕食牛羚和斑马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鳄亚科的另外一属为分布于非洲赤道雨林中的非洲侏鳄Osteolaemus tetraspis(右上),非洲侏鳄吻部很短,似短吻鳄亚科的成员,但却属于鳄亚科,而非洲并没有真正短吻鳄亚科的成员。非洲侏鳄也是鳄亚科体型最小的成员,体长仅1.5~2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