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想赚钱先得学历史

王朝首饰·作者佚名  2007-12-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报讯昨日,本报“周末理财大讲堂”携手省电视台经济频道《百姓经济收藏》栏目,邀请到国家博物馆研究员王中信及中国收藏家协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民英,在金城古玩珠宝城四楼馨宜风艺术馆为广大投资爱好者献上一场投资收藏的饕餮盛宴。两位老师告诉广大藏友,收藏除了要熟悉历史外,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快乐收藏收藏快乐。在现场,两位老师还为通过本报热线提前报名的藏友进行现场鉴宝,引来各方的珍奇异宝现场争奇斗艳。

防风险要了解历史

“我们常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其实收藏市场和股市一样,也有很大的投资风险,那我们应该怎么样防止假货的流通,在投资方面,怎样预防风险呢?要勤学,要了解历史。”王中信和朱民英这样告诉大家。

到底收藏什么才有品质、有价值呢?听众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时,王中信和朱民英说,“搞收藏,选准项目很重要”,资源稀缺型物品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勤奋学习在收藏投资上是必要的,一定要了解历史,善于学习则可以走捷径,如果为了赚钱而收藏,却不学习历史、文化、艺术,肯定要上当受骗。要寻找机会和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交流,移植他们长期从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作为普通收藏者,建议多向长期行走在民间的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民间鉴宝者学习,借鉴他们的得失经验。

正确认识鉴定的作用

两位老师说,要正确认识专家的“名号”,学术名号和实践经验在收藏领域不一定是对等的,收藏投资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行业,需要相关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尤其是民间收藏,学术研究不一定会适合这些特点。

王中信和朱民英告诉大家,和专家在一起学习已经具有的经验和知识,而不是简单的对一件藏品来判断,以真或假来给藏品扣一顶帽子,艺术品没有真假,作为藏品来说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就是常说的新与老,新与老决定了藏品在现行行情中的货币价值,这一点应该是广大收藏投资爱好者需要认真思考、正确对待的问题。另外投资者要摆正心态,只有快乐收藏才能收藏快乐。

现场看点

见到青玉牛专家来了精神

谁也没有想到,来鉴宝的民间收藏爱好者会这么多。昨天上午,在理财大讲堂的现场鉴宝环节,前来鉴宝的人排起了队伍。鉴别的藏品有玉器、陶器、金银器、瓷板、青铜器等。让两位老师惊喜的是,现场进行鉴别的一些藏品价值很高,待估“宝贝”频现现场。

在鉴定现场记者看到,一位中年人拿出一件玉器,让朱民英老师一下有了精神,玉雕的牛栩栩如生,牛身上雕刻出的毛有不规则的旋儿。朱老师说,这是一件青玉作品,除了玉的价值外,还有历史的价值。当问及市场价时,朱老师说因为现场人太多,可以私下交流。此外红山时期的外方内圆饰佩、汉朝的铜镜、柴窑的双耳瓷瓶等都价值不菲。但两位老师告诉记者,现场人太多,价值待估不能说,可以与藏品的拥有者私下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