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治疗增加新的手段 生物人工肝取得重大进展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8-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报讯 日前,在波士顿召开的第58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由美英中科学家历时17年,先后投入9000万美元联合研究的生物人工肝取得重大进展。在美国、英国及中国完成的临床研究初步证明,该新型人工肝不但可以明显降低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安全性良好。我国科学家参与并报告的重要三期临床数据,受到来自全球7000余位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及充分肯定。

该设备含有440克人源肝细胞,约相当于正常人肝细胞总重量1/3,与人体血管在体外连接,发挥强大的肝脏支持功能。结果显示,生物人工肝治疗组病人56天生存率为85%,明显高于接受一般治疗的对照组。约一半的入组肝衰竭病人可促进其肝脏的自发恢复从而避免了肝移植手术,另外部分肝衰竭病人通过生物人工肝治疗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身体状况,延长生存时间,成功过渡到了能够接受肝移植手术的状况。

肝炎肝衰竭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万例患者罹患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衰竭,若不进行肝脏移植死亡率目前仍高达70%—80%,危害十分严重。目前肝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肝移植,但因为肝源短缺,大部分病人没有机会等到肝移植。这一新型人工肝有望缓解对供肝需求上的矛盾,成为肝衰竭患者继内科治疗和肝移植之外的新的治疗手段。

叶伴 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