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7日电 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今日在京正式发布。指数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名列第二,公众关注比例高达46.1%%,仅次于物价问题。在环境污染方面,60.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最不放心,39.7%%公众担忧“装修涂料安全”,25.8%的公众对本地区空气质量“气”愤填膺,41.8%的公众把服装材料污染视为“心腹之患”。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环保民生指数,是在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下推出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2007环保民生指数首次对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城市进行抽样调查,样本总量还包括9011名普通居民。指数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和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6.6、44.7分,均不及格。31个城市中,乌鲁木齐、北京和拉萨分别位居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保满意度之首,而长春、银川和兰州则分别居于末位。北京在环保满意度方面排在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三,仅高于济南和兰州。
指数也显示,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只有22%%的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去年11月,有12家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各银行拒绝贷款。对这种“绿色信贷”政策做法,44.5%的公众投赞成票,36.6%的公众表示“有保留地赞成”,两者相加超过80%。这说明对污染企业采取限制性的经济政策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此外,64.4%%的公众认为中央政府对环保“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
环保固然是政府和企业的主要责任,但公众个人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指数显示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调查发现,认为自己在环保中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只有13.7%,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只有2.8%。而49.7%的公众认为自己在环保过程中“不太重要”和“不重要”。这说明了我国公众具有十分浓厚的环保依赖性,也说明政府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保准备好平台和条件。
绿色GDP是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源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体现经济增长与环保和谐统一的程度。指数显示,高达73.1%的公众认为“应当在中国推行绿色GDP”;同时,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44%的公众把责任归咎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58.3%的公众认为“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
“环保民生指数”首倡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环境污染已越来越成为公众健康的威胁,保护环境首先是保护生存权。现实已说明,公众参与是推动环保的重要动力,如何更好地凝聚这股动力,使其成为政府环境治理的重要补充,是各级政府特别是环保部门的重大课题。环保总局已推出了《环评公众参与办法》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两个规章,环保总局还将陆续出台系列法规制度,为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公众参与创造条件。
记者 李禾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