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华盛顿1月19日电(记者毛黎)近年来,曾支撑20世纪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除其储藏量不断减少而价格不断攀升以外,更严重的是科学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在使用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人为地导致了全球变暖。现在,全球变暖已成为潜在的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或定时炸弹),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2007年11月初,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与新美国安全中心两家智囊团共同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和国家安全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表示,即便按相对保守的估计,未来30年内全球气温平均仅升高1.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0.23米,其结果也将在发展中国家引起食物短缺、水源紧张、破坏性天气、疾病蔓延、人口迁移和自然资源争夺等危机。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危机相互交织并让恶化不断加剧:水源紧张致使食物短缺、食物短缺致使争夺资源的冲突,冲突致使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又致使新的地区出现食物短缺……
日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地球政策研究所莱斯特·布朗所长在自己最近出版的《计划B3.0:动员起来拯救文明》著作中表示,人类社会文明已陷入危机四伏的处境,石油和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气温和海平面不停上升、水资源日趋紧张、自然体系饱受压力。他认为,面对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紧要关头,人们要像战争时期那样紧急动员起来,同时采取根除贫穷、稳定人口、恢复地球自然体系、设计人性化城市、提高能源效率、转向可再生能源等多项措施和行动,应对危机。
布朗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是摆在人类社会面前最大的威胁。在新书推出电话新闻发布会上,他强调,2007年下半年数项研究显示全球变暖已导致极地、格陵兰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冰川大幅度减少,并引发了地震和海平面升高。如不控制全球变暖,让全球冰川加速融化和海平面继续上升,其后果不堪设想。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布朗提出的方案是:人类社会应重建全球能源经济。为此,人们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手段,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在202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80%。
根据布朗的计划,在未来新的全球能源经济中,可再生能源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利用现有的和正在兴起的技术,人们便能迅速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发电和供热两方面的应用。2020年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可从2006年的987千兆瓦增加到6140千兆瓦,这将足以取代所有的燃煤和燃油发电厂,以及70%的燃气发电厂;可再生能源的供热(以电能计算)从2006年的420千兆瓦增加到1950千兆瓦,从而减少人们在房屋供暖和供热水方面消耗的燃油和天然气。
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水力,其中风能发电将从2006年的74千兆瓦增加到3000千兆瓦,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50%;在同时期,屋顶太阳能发电从9千兆瓦增加到1090千兆瓦,水力发电从850千兆瓦增加到1350千兆瓦。用于供热的可再生能源为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其中屋顶太阳能热水装置提供的热能(以电能计算)将从2006年的100千兆瓦增加至1100千兆瓦,同时期地热供能从100千兆瓦增加至500千兆瓦。
如果在2020年实现了上述的全球能源新结构,那么化石能源发电量可减少90%,交通燃油消耗量可减少70%。交通燃油的减少主要出自电力和燃油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以及高效电力汽车的产品化。高效电力汽车的能源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布朗表示,在新能源结构的社会,电力将是最主要的能源,它取代汽油驱动汽车,取代柴油推动火车。此外,建筑和家庭中的照明、供热、供冷气等也将全部依赖无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
在当今社会,化石能源的利用导致能源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格局。随着人们对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石油价格的不断提高、化石燃油消耗税的制订和实施,布朗相信能源全球化的格局必然会向能源供应地区化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经济格局发展。他认为,人们已经拥有了开创新能源经济的、提供无污染且长久能源的技术,现在的问题已不再是能不能发展保护气候环境的能源经济,而是人们能不能在气候变化失控之前建立起新的能源经济。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