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房产的一片涨声惊醒了家居业沉睡的梦,近年来,家具和建材的卖场越开越大,动辄就几万平方米,仅就广州而言,近几年这类大卖场的扩张速度就达到了50%左右,大卖场商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是对消费者体力和耐心的考验。那么,面对这些大型的综合性家居卖场,你到底爱不爱呢?
调查报告 大卖场产品丰富个性不鲜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用来形容近几年家具和建材大卖场的规模扩张是再好不过了。动辄几万平方米,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同时开花,品牌大卖场、超市等都竞相开业。面对一片“繁花似锦”,消费者到底有怎样的感受呢?
从网络调查的数据可看出,大多数消费者对家居大卖场这个新生事物是持肯定态度的。“商品多,可选择的余地大”和“我还是喜欢多一些大型综合性卖场”的选择人数都占了相当大比例。这表明在这个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社会,人们对于产品的挑剔程度开始日益加深。
但同时,在品牌大卖场日益扩张的同时,消费者逛这些卖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开始不断上升。其中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很多卖场本身的规划和导购系统不清晰,导致消费者有“误入迷宫”的感觉;二是,有的卖场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便;三是,在产品日益丰富的情况下,挑选家居用品的时间成本不断增高。
非常重要的是,即使消费者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成本去挑选,又面临着是否产生巨大的成本浪费,以及在不同卖场购买同一品牌产品的价格和服务的最优组合等难题。在中国目前的很多城市,家具和建材大卖场一个接一个地开,但真正有多少卖场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呢?这恐怕一时还难以回答。
消费关注其实就是卖场特色的最基本的方向。如果从这一层面出发,产品、购物环境、方便性、价格、服务等方面的因素会最直接地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消费者都有“因为各卖场之间区别不大,逛一个就等于都逛了”这样的感受,说明很多卖场本身并不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没有自己的个性。
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家居卖场面积不断“增肥”的情况下,消费需求的量却并没有明显跟上。这就造成很多入驻品牌往往是店面不断增加,但盈利却越来越少的局面。这样,在他们连自己的发展都受到极大挑战之时,是难以拿出最优惠的价格和最优质的服务给消费者的,这自然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价值。
个案调查
阿坚货比三家没捡到便宜
阿坚:公务员
由于在公安机关上班,作为国家公务员的阿坚可用于布置自己新家的时间并不多,只有趁周日的时间去逛逛家具卖场,在查询了广州比较上档次的家具卖场之后,阿坚把目标锁定在了番禺的吉盛伟邦、珠江新城的美居中心和黄埔大道东的家居世博园。
阿坚首先在美居中心就一见钟情地看中了某时尚家具品牌,就询问售货员是否能有更低的折扣,回答是该品牌的价格全城统一,但阿坚无论如何却不相信,毕竟“货比三家”嘛!于是他便又赶了吉盛伟邦和家居世博园两个场子,但最终没有再砍低价。“早知这样,就不必浪费时间了。”阿坚颇有些后悔。
王桂成找了一天眼都花了
王桂成:外企高管
外企的工作让王先生具有非常理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家里要装修前,就开始查找相关的建材卖场和产品品牌的资料,但由于建材品牌太多,每一种还有不同的型号,而王先生的工作又十分繁忙,因此他决定亲自到建材卖场看一看。鉴于自己情况,王先生确定了到美居中心、百安居、花花世界、吉盛伟邦去探个究竟。
王先生首先来到了珠江新城的美居中心,发现建材种类特别多,B座和C座都有,其中还有不少品牌展示得非常漂亮。接下来,王先生来到了黄埔大道中的百安居,这里比较清晰的规划让同样非常理性的他有了很强的认同感,但很多产品都是采用货架陈列的方式,王先生又很想看到实际装修的效果,因此有些遗憾。到了花花世界和吉盛伟邦,王先生被很多品牌高品位的装修所吸引,看得眼睛都花了,于是理性的王先生便想先冷静一下,仔细考虑后再定夺。
晓雯花了一上午才找到目标
晓雯:教师
小学老师晓雯喜欢时尚,新房装修前,晓雯就开始与朋友一起讨论到底买什么样的家具才好。好不容易等到新房装修完毕,晓雯更是加快了进度。跟男朋友商讨多次后,晓雯决定购买现代板式家具。
听朋友说番禺某家私城的价格还不错,晓雯便乘车前往。到了后,晓雯首先找几个品牌进行比较,但她发现这里的产品分类并不十分清晰,左看右看,才在不同区域找到了几个中意的品牌,而这整整花去了她一个上午的时间。“我现在都不想去其他几个家具卖场了,怕找得太辛苦了。”晓雯很无奈地说。
立场
经济高效地张扬个性
去年,在广州家具建材卖场争斗非常激烈的时刻,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诱人”的卖场个性张扬方式——买家具建材产品直接送现金(或现金券)。在卖场日益扩张的今天,卖场之间为生存而战的价格攻势已经抬头。
不过,经过调查得知,消费者其实更为关注的是卖场的个性,这不仅包括了卖场的档次身份、卖场的购物环境、卖场的产品差异,还有卖场的服务等。这显然与卖场奉行的“价格大棒”有所差异。
能够给消费者最为直观印象的是品牌的差异,卖场能够通过对不同品牌的选择性入驻完成卖场本身档次与风格的定位,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到时我们只需要说“买高档产品去★★卖场,买中档产品去★★卖场,买中低产品去★★卖场。”简单之极。
然而,由于卖场的扩张速度加快,卖场对品牌的争夺目前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僧多粥少的状况,基于品牌本身差异化的卖场定位还很难实现。仅高端卖场,我们发现广州就有太多。因此,硬件、购物环境以及清晰的导购系统的建立便成为目前一种可操作的可能。在这些方面卖场如果能有比较突出的特性,个性也就自然得到彰显。
其次,从卖场本身的服务方面着手也应该是一条途径。除建材超市和连锁经营业态的卖场而外,广州的家具建材卖场几乎都没有自己专门的售后服务队伍,这固然与行业本身特点有关,但如果把“打价格战”的费用拿出一部分,狠抓售后服务队伍的建设,这本身就是卖场的一大亮点。
综合来看,如果不从打造卖场本身个性出发,用低层面的竞争手法来赢得品牌的入驻和消费者的认同的话,这很可能导致一条高投入低回报甚至是负回报的卖场结局。只有从消费者所关心的产品、购物环境、方便性、价格、服务等方面着手进行卖场个性打造,才能以更为经济的形式获得卖场经营的效益,从而再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为消费者更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