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迅雷CEO邹胜龙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谈融资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1月5日,刚刚获得联创策源与谷歌(Google)千万美元投资的迅雷公司CEO邹胜龙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解密迅雷的投资以及与谷歌可能展开的合作。邹胜龙透露,此次参与此次投资的还包括IDG、晨兴和富达(fidelity),这笔投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和市场,邹胜龙称,迅雷不擅长做收购,目前还没有收购目标。
以下为邹胜龙的主要观点:
战略投资一般来说是在风险投资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么联创策源的风险投资,Google的战略投资很自然就跟进了。
做投资之前我们必须能够跟投资合伙人先做成朋友,就跟谈恋爱一样,大家开始有火花,这个恋爱才能谈成。
李开复在这次Google对迅雷的投资中不仅仅是穿针引线,而是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他对大中华区业务非常熟悉,他对投资、运作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迅雷P2SP的技术门坎不比搜索引擎低。
创业的时候人都是充满激情的,但是有的时候天灾人祸是想象不到的。迅雷2003年1月成立公司,4月份就开始进入了SARS,这是比互联网冬天更冷的一个冬天。但这对迅雷的发展也有好处,让我们不那么浮躁,沉静下来,也让我们的技术没有曝光在聚光灯下,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互联网服务比去做一个企业级的软件,在中国来说要更有出路。
周鸿袆是迅雷发展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他的互联网泛社区化的概念我也比较认同。
迅雷和Google可能联合推产品,也可能互相在对方的产品里面植入自己的产品。
下载这个市场很年轻,还是处于一个拓展期的市场,迅雷和Flashget还没有到PK的阶段。
在一个行业的上下游关系发生改变的时候,以前的既得利益者他的关系因为这种改变,他的利益发生了不平衡,所以大家有想法是很自然的。
运营和并购不是迅雷的强项,因为并购以后就是磨合,整合团队,所以我们对并购会很慎重。
以下为聊天全文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迅雷的CEO邹胜龙先生,迅雷刚刚获得来自两个公司的投资,应该也是千万美元级的投资,这个投资也是在迅雷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我们今天的话题也会从投资来开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下面咱们就开始今天的聊天,下面先请邹总跟网友打个招呼。
邹胜龙:大家好,我是邹胜龙。
解密融资
主持人:今天应该说迅雷就会正式宣布这个投资,这个投资主要来自联创策源跟Google两个公司,关于这个投资已经传言传了很久了,大家也比较关注这个投资,我们先请邹总介绍一下这个投资的过程,可能大家最关注的是投资的金额是多少,能不能介绍一下?
邹胜龙:这次投资的金额是迅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是迅雷第二轮的主要投资,这个投资的背景是在今年的下半年迅雷开始做融资。
主持人:现在应该是去年了,2006年。
邹胜龙:对,去年2006年,整个历程半年时间。
主持人:为什么当初联创策源跟Google两家公司来投?我们对迅雷确定这两个公司投资的过程比较感兴趣?
邹胜龙:策源跟迅雷是老朋友了,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就跟他们合伙人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沟通和联系,所以迅雷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融资的时候受到很多投资者的关注,策源是其中一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迅雷觉得策源是最好的一个投资合作伙伴,选择策源作为我们主要的一个风险投资机构来领导这次投资。和Google,其实知道迅雷的人很多人都知道迅雷在一年之前,实际上和Google展开了一些商务上的合作,这一年中的磨合中双方产生了一些基本的信任,为这个投资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战略投资一般来说是在风险投资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很自然有了这么一个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就跟进了。
主持人:选择是一个双向的选择,既是投资商来选择投资的公司,也是被投资公司来选择投资商。你们当初来选择联创策源作为一个主头的公司,你们基本的基准是什么?
邹胜龙:其实过程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跟投资者,就是对方的投资合伙人之间能不能产生一个火花,大家在交流的过程里面能不能觉得对方能给公司将来带来除了资金以外的帮助,我们觉得除了资金以外,策源,他这几个合伙人在互联网的发展里面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包括投资经验,包括创业经验,这些我们认为对迅雷将来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所以除了资金以外,这是我们考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做投资之前我们必须能够跟投资合伙人先做成朋友,大家开始有火花,就跟谈恋爱一样,最后这个恋爱才能谈成。
主持人:确实投资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过程,你选择一个很合适的一个公司确实也不是很容易,但也是很重要的。Google可能很多人关注这个策略投资商,Google在这个过程里面的一些作用或者是角色是什么?Google之前跟你们有一些合作,比如在客户端一些捆绑的合作,他们为什么最初从只是简单的合作来达成资本上的投资?
邹胜龙: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李开复博士回答最合适,从我们这块来看,我们认为迅雷能给Google带来这样一些方面的帮助,一个是迅雷的用户受众,我们大概60%的用户是在18到25岁的年龄段,特别是适合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受众,第二,在中国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互联网环境之下,迅雷作为一个客户端非常庞大的一个客户端,他拥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向用户传递信息的一个渠道,这个必然也是很多合作伙伴看中迅雷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资源,至少这两点我相信开复是能够跟迅雷在这块有一个共识。
主持人:现在关于投资,刚才我也提到确实很多人都关注,也有一些传言,关于投资金额,我看到比较多的传言是说一共投了两千万,联创策源是1500万,Google是500万?
邹胜龙:我们主导投资者是策源,另外还有其他三个投资者也参与了,包括IDG和morningside晨兴,还有一个新的投资者,叫富达投资,所以从投资者上来说肯定不是一个投资者,是四个。
主持人:四个投资机构加一个Google?
邹胜龙:对,这次投资是五家。
主持人:这个金额能透露吗?
邹胜龙:这金额是比较大的一个金额,是迅雷的投资史上最大的一笔金额,具体的一些细节因为我们跟董事会有约定,还是处于一个非上市公司这么一个阶段,我们这个约定就是尽量保持一些必要的神秘吧(笑)
主持人:你刚才说到的董事会,李开复有没有加入你们董事会?
邹胜龙:因为战略投资者是除非控股的情况之下,否则是不会加入公司的董事会的,这是一个行规。
主持人:你们公司创业团队是不是还处于一个控股的地位?
邹胜龙:公司的创业团队还是处于一个对公司有非常决定性影响力的这么一个位子。
主持人:关于李开复我还有一些问题要问,之前有一些报道,说李开复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因为这次投资是Google总部在投的,这个说法是不是这样的?
邹胜龙:我觉得不仅仅是穿针引线,而是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对大中华区的业务非常熟悉,他对这块的投资也好,对这块的运作也好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在我整个交流的过程里面我是只跟开复在交流,至于说他怎么跟美国方面交流这个我们不清楚,但是他肯定也做了交流。
主持人:确实可能是传言很多,另外一个话题,实际上周总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人,之前看到一些报道,尤其在这次投资的过程当中好像跟你们迅雷之间有一些不愉快或者怎么样,甚至说撤资,不知道这种传言是不是完全是空穴来风?
邹胜龙:鸿袆很早就投资了迅雷,鸿袆这个人非常有个性,但不代表他跟迅雷之间有什么矛盾,这个我想很多人在猜测一些东西,简单来说没有这回事,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好,不论从工作上来说,私下里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好,我记得上个月我还在他们家吃了一顿饭。
主持人:现在他的股份还在迅雷当中,没有离开?
邹胜龙:没有,完全没有。
主持人:其实也有一些业内所谓的分析,因为周鸿袆周总做的奇虎也是一个搜索的引擎,Google也是搜索,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引入了Google之后,奇虎跟迅雷之间,包括跟Google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竞争关系,应该比较有意思吧?
邹胜龙:首先鸿袆为代表的股东首先是非常欢迎Google加入迅雷的,门户的发展包含一个社区,社区也是一个门户,但它们俩能不能兼容,事实证明这个是可以兼容的,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大搜索会变的越来越细分,这种情况之下肯定是能够融入很多家搜索引擎公司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话题上不存在一个直接竞争关系,更好的说,这是一个大家通过竞争把这个市场做的更大这种关系。
主持人:这次获得这么大的投资之后,千万美元的一个金额的投资,我不知道迅雷在发展上面会怎么来发展?比如说这笔钱你主要会用于什么方面?
邹胜龙:迅雷这次融资完的金额主要还是用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司的R&D(研发),一个是公司的BD(市场推广),所以没有什么特别意外的用途,应该我们不会去买房地产,我们还会投入研发(笑)。
主持人:迅雷是一个技术性的公司,研发和市场哪部分更重要?
邹胜龙:迅雷是一个技术跟产品为导向的公司,但是我们也非常重视这个市场跟销售,因为最终市场跟销售能够去反映产品的好坏,所以是这么一个关系。当然从迅雷的整体,我们对这个市场的一个看法,我们认为搜索引擎市场也好,下载引擎市场也好,它更多是一个技术实力优先的这么一个市场,一个公司只有具有这种长跑的能力的时候,他最后才能赢得这场赛跑的胜利。所以在技术这块大力投入和长期投入,肯定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国策。
迅雷P2SP技术门槛不低于搜索
主持人:回头看迅雷的发展历程,2002年的时候才由您跟陈浩在美国的时候建立,在经过了四年的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您觉得从最开始的创建到后来这种发展的过程当中,它是不是完全按照你们的设想在发展?还是说有很大的变化?
邹胜龙:我觉得基本上在一个大的方向上,基本上按照我们跟最早投资者的一个设想在成长,我们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第一个设想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个互联网技术应用,当时我们看了搜索引擎,我们看了电子邮件,我们也看了聊天,这三个行业当时我们都觉得已经非常拥挤了,所以我们再看下一个互联网最流行的东西,那时候我们意识到上传和下载可能是第四个互联网技术应用。从03年开始宽带开始越来越普及,正好我们扎入做宽带的上传和下载,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机会,大方向是朝这个大方向走,但是产品也做了不同的产品,一开始做的更钻的叫P2P的一个电子邮件传输系统,之后我们才非常专注做下载这么一个工具。
主持人:下载我们一般之前很多人都是用FTP来下载,但是迅雷这样一种P2P技术,我不知道你们当时是不是一开始就选择这种技术?
邹胜龙:大家都认为迅雷是一个P2P的公司,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迅雷最主要的一个技术,它是一个我们叫p2sp的一个技术,这个技术在迅雷发明创造之前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很多人就会把它去跟P2P挂靠,其实它跟P2P非常不一样。如果说P2P的数据百分之百是来自于客户的PC的时候,那么p2sp的技术实现的是80%的数据是来自互联网服务器的,20%的数据在特殊的情况之下,比如说你跟我都在同一个办公室的时候,没有必要走外网的时候它会发生在PC上,从这个意义上说,p2sp从骨干网的带宽节省上来说就没有造成特别多的带宽浪费。
主持人:这个技术应该是迅雷自己来发明的?
邹胜龙:对,这个技术是迅雷自己发明的,我们在03年把这个技术在美国申请了专利,也申请了全球专利,也在中国落地了。
主持人:现在有没有其他的公司在从事类似的技术方向?
邹胜龙:其实很多公司在学着迅雷做这方面的事,大部分的公司学的是一个外型,因为这里边有很多很多后面看不到的一些技术是学不到的,不太容易学到的。
主持人:这就是所谓技术的门坎是比较高的?
邹胜龙:对,它的技术门坎至少不比搜索引擎低。
主持人:最开始创建的时候是你们两位,您跟陈浩两个人?
邹胜龙:对。
邹胜龙:李开复在这次Google对迅雷的投资中不仅仅是穿针引线,而是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主持人:在创建一个新公司的过程当中,你们觉得有没有一些故事可以来分享?比如说你们当初为什么会创建公司?然后在创建公司当中有没有遇到一些比较印象深刻的事件或者困难?
邹胜龙:创建公司这个事情其实对我们来说挺自然的,因为我跟他在回国之前都在硅谷待过一段时间,硅谷就是一个天生充满创业文化的这么一个地方,所以大家很多人只要有想法的人,都愿意去尝试创业。作为我来说,曾经在迅雷之前尝试创业过三个公司,这是我创业的第四个公司,陈浩他在跟我创业这个公司之前还在百度亲身体验过一次创业的经历,所以我想我们俩走到一起来创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我们俩还是同学,回国以后我们俩拍档是很自然的事情。
回国以后,当时创业的时候人都是充满激情的,但是有的时候天灾人祸,这个是你想象不到的,碰到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压抑,比如说我们刚回来的时候碰到了SARS,我们是2003年1月份成立的公司,4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了SARS,这是比互联网冬天更冷的一个冬天。我记得4月份的时候去香港参加一个中小企业融资推荐会,原来计划会有30多家风投,结果只去了一家,去的那个哥儿们还戴了两层口罩,说了一句话就走了(笑)。所以当时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其实我觉得是一个好事,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有益的改变。
第一,作为一个海归回到了中国,心态是相对比较浮躁的,首先有一盆冷水泼下来以后首先能让你沉下来,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后面半年里面没有太浮躁的去融资,没法去融资,所以就静下心来做技术。6个月之后我们发布了我们第一个专利。第二个,我现在看很多一些其他企业在05年拿到融资的企业,因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媒体追逐的一个事情,他们都很早的曝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他们做一些什么事都过早的让所有人都知道,包括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里面有最成型的一些公司,当这些小企业有了一些创业的时候,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被太多人关注的时候,他很好的一些东西很容易被大企业截学,就给别人打工了。能够有迅雷这样一个机遇,默默的去耕耘两年到三年的技术,然后这个市场有一定份额的时候再出来的时候我觉得会事半功倍一些,而且垮台的风险会小很多。
主持人:公司的发展都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您是什么时候感觉到迅雷它已经摆脱了初创型公司很原始很简单的阶段,进入了一个相对正轨的阶段?
邹胜龙:迅雷到今天为止还是一个创业型公司,它从整个公司一个成长上来看还处于很最初的阶段,但是给我们信心是2004年底,2005年初的时候,我们第一个一百万在线的时候,我们觉得一百万在线了,变成五百万在线,一千万在线,在技术上来说我们都有信心去承受。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过去两年累积是有效应的,而且持续累积会有一个持续的效应。
第二件事,下载这个市场上虽然一直不是一个很热的市场,但是我们在2005年第二个季度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用户占有率开始和市场上与另外一款软件叫网际快车(Flashget)开始持平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也有了信心,因为我们对网际快车的看法一直都觉得它是非常经典的软件,迅雷在那个阶段如果能够觉得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它能够相当的时候,那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但实际从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网际快车只是一个个人软件,我们今后面对的挑战,竞争都是跟以前不可以去同日而语的,不能比的。
主持人:下载确实是一个时间很长的应用,也是在互联网上比较传统的一个应用,但是迅雷的出现应该说是有一些颠覆性的意义,你们在设计迅雷这种定位的时候是怎么样寻找到这样一个定位的?
邹胜龙:这里边有两个公司是我们以前一直在学习的公司,一个是百度,或者说是Google,我们因为一直都是用搜索引擎用出来的,对他们都很熟,而且我们和百度渊源也比较深,所以对搜索引擎公司的发展一步一步比较了解。这时候我们意识到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互联网服务比去做一个企业级的软件,在中国来说要更有出路。我们看到百度从刚开始做企业级市场,后来转向做大众的搜索引擎市场,它成长的非常快,这个故事同样发生在Google,所以我们意识你要做技术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大众的服务市场,而不能做企业级市场,所以迅雷你可以看到我们一开始把它定位在工具,但是工具这块有了一定的用户量以后我们开始做服务的转型,这是来自Google和百度给我们的灵感。
第二个,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邻居,叫腾讯,腾讯在客户端这块跟迅雷很相似,腾讯的一个成功是社区的一个成功,很多企业,包括很多我们看到很多文章都分析腾讯的商业模式,当然腾讯的商业模式跟迅雷完全不一样,不存在任何的竞争关系,但是他们商业模式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也就是说一个最简单的启发,当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是要缔造一种关系的时候,社区他就有用武之地了。有了社区以后更多的商业模式可以直入。
主持人: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周鸿袆他个人在迅雷的发展中起到一些什么作用?
邹胜龙:我刚才说了,用一个词定位他非常准确,叫良师益友。他在互联网上是一个老兵了,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互联网人士,他在互联网的积累,平时我跟他聊天,聊公司的发展都是很受益的,经常会有些火花出来,而且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有些互联网的看法,比如说社区的看法我觉得就抓得非常准,我也比较认同这个观点,就是说互联网到最后就是一个大社区。他跟互联网的基本精神一样,一个大互联网是由很多小互联网组成的,一个大社区是由很多小社区组成的,所以我相信他自己奇虎的定位也定位的非常好。
改变下载产业链
主持人:现在Google也是成为了迅雷的一个战略投资者,之前迅雷跟Google已经有一些合作了,在将来的时候,我其实之前也听您说过会有一些更深度的合作,比如说产品层面,我不知道这种更深度的合作已经进行到什么阶段了?
邹胜龙:我们在谈投融资的时候,大家肯定都意识到迅雷的下载和Google的搜索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之下是相辅相成,非常非常紧密的,这两个公司的基本理念非常接近,我们非常提倡一个极致的用户体验。当然了肯定是把这些想法看清楚以后,这个公司才会合作,合作以后我相信大家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可以看到一系列的迅雷和Google在大中华一些服务,搜索跟下载用户一些体验产品的出现,我相信最终这种合作能够带来一个用户体验的替身,这是两个公司的共同目标。
主持人:之前关于说在迅雷客户端里面捆绑Google工具条,也算是一种尝试,我不知道在将来的产品层面是一种什么形式呈现,是捆绑还是推出专门的产品?
邹胜龙:现在捆绑这个词用的比较多,我更愿意用一个词,就是推广。迅雷就像一个杂志一样,每天有非常大的发行量,杂志里边可以派光碟,就变成一个光碟的发行渠道,迅雷每天的发行量是两百多万次一天,所以我们把这个商业模式叫做软件的发行。在这个商业模式之下迅雷跟Google有了一个早期的合作,但是我们还是认为这种合作是非常松散的,因为在那个时期两个公司不存在任何的比如说资本,或者说更深的战略合作关系,更多是一种合作的尝试。所以在这个尝试成功以后我们当然会在这个产品的整合做很多工作,让两个公司的一些可以互补的产品更紧密的植入到对方的产品之中,让用户感受到一站式的体验。
主持人:将来出现的产品会是很紧密的,甚至它是你们双方联合推出的一种产品?
邹胜龙:都有可能,我们可能联合推产品,我们可能互相在对方的产品里面植入产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用户的体验。
主持人:现在Google在国内应该说也是06年正式进入国内,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当中,很多人评论,认为Google投资迅雷是出于自己发展的需要,你觉得Google能够为迅雷带来什么?
邹胜龙:Google已经为迅雷带来了很多东西了,比如说产品跟技术的理念这一块,我们在跟Google的合作过程里面我们确实学到了一个大公司的做法,更多的我觉得首先Google作为一个国性大公司,他的品牌价值对迅雷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刚才讲他做这种产品跟技术的企业文化,这是我们有高度共识的。所以这方面都是Google给迅雷带来非常有价值的这些贡献。
主持人:因为现在迅雷应该是国内下载领域比较领先的一个地位,我不知道您怎么来看待整个下载领域的竞争?因为实际上做下载的除了迅雷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公司,包括您刚刚提到的网际快车,最近这几天他们也推出自己一个kuaiche.com这么一个网站,这个是跟迅雷比较接近的,您怎么来看这种竞争的关系?
邹胜龙:我昨天晚上还跟蔡文胜和黄明明吃了一顿饭,我觉得我们这两家公司上层的关系非常亲密,跟朋友一样,也在以前的合作里边互相之间都有一个技术的信任。但是讲到公司层面,公司之间有竞争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整个互联网来说还很年轻,放到下载这一块更年轻,甚至没有一个特别成型的公司,比如上市的公司,证明这个市场很有潜力。所以这个市场很年轻,这个市场很年轻的时候是处于一个拓展期的市场,还没有到PK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更多的力量去拓展这个市场,不敢是像网际快车这种老的经典的力量,还是迅雷这种新生力量,包括今后加入这个领域的其他一些公司,我觉得迅雷的态度都是非常开放的,我们特别欢迎这样的公司加入这个领域,来把这个市场做大。当然在这个竞争过程里面迅雷会一直努力保持自己行业第一的地位,但这个行业绝对能容纳超过迅雷一家,我觉得两、三家公司肯定是没问题的。
邹胜龙:迅雷不擅长做并购
主持人:实际上下载这个领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包括p2sp,另外还有电驴,我觉得用户也是有很多的,应该也是有一定潜力的,您对下载这种行业的发展方向怎么看?
邹胜龙:下载这个行业现在还处于一个开拓期,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这个行业会细分,我看到有三个大的方向,第一个是迅雷做p2sp的,它其实讲到最根本的它是一个分布式的CDN技术,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纯粹的P2P的技术,还有一个方向在中国最近也非常非常的火爆,就是Stream技术。
主持人:你觉得每个方向都可能会成功?
邹胜龙:对,都可能会成功。
主持人:迅雷的方向会专注在p2sp方面?
邹胜龙:对,主要专注在p2sp核心技术这块。
主持人:关于这个技术也是有一些争议的,06年年终的时候关于天空跟华军,他们联合搞了一种抵制性的活动,他们认为迅雷这是一种强取豪夺的做法,当然华军和迅雷最后和解了,但回头来看,你们是怎么来看待这种技术上面的一些争议的?
邹胜龙:我觉得这个特别自然,在一个行业的上下游关系发生改变的时候,以前的既得利益者他的关系因为这种改变,他的利益发生了不平衡,所以大家有想法是很自然的。这时候特别需要迅雷作为上游的时候,因为迅雷手里具有非常大量的流量,需要公平的分配给下游,所以我想华军事件给我们带来一个最好的提示,就是说我们需要,因为我们这个量,当时之前我们也没意识到我们的量这么大,当时发生这个事情以后我们做了一个统计,我们发现我们的量当时已经是华军加天空的量,加到一起的量的十几倍,所以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自己的量非常非常大,那时候我们也突然能够理解到对方的一些心态上的变化,所以我们做事情就是说跟对方坐下来,来商量,我们怎么样能够公平的分配这些量,我相信当这个量怎么分配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以后,大家就开始和解了,这肯定是一个基础。在今后的发展路上来说,迅雷现在大家会看到迅雷在07年开始我们已经陆续在带宽也好,在机器这块也好有大量的投资,我们会帮助很多很多中小型的网站,资源不重组的网站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支持。
主持人:现在从迅雷那个网站上面下载量,来自你们自己的服务器跟其余网站的服务器比例大概是多少?
邹胜龙:我没有这么一个具体的统计,但是我对一家网站做过一个统计,这家网站肯定是互联网流量最大的一家网站之一,我们的统计是他的用户没有用迅雷之前,和他的用户用了迅雷之后,他的带宽消耗比以前少了30%。
主持人:这是为什么?
邹胜龙:因为迅雷有一部分是P2P,也就意味着带宽少了服务器也不用加那么多,但是他的流量比以前多了20%,我们分配了20%。
主持人:你们给合作伙伴带去流量,那你们呢?
邹胜龙:我们给他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我们的分布是CDN,我们通过技术上的革新帮助合作伙伴降低他们的带宽跟服务器成本,这个越来越凸显。第二个,我们把互联网上非常经典的网站都结成自己的合作伙伴,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货架上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主动放上去的,聚合平台,因为迅雷这个平台的流量非常非常大,大的原因是因为迅雷的客户端很强,有很多流量过来,这样的话他们的流量多了一个以前没有过的进入口,这个进入口又非常非常宽,所以他们的流量会比以前要大。第三个方面,有一些迅雷带去的流量会产生一些经济效益,这个时候我们会跟他有分成。
主持人:迅雷的收入主要来自什么?是广告还是什么?
邹胜龙:迅雷有三个大方面的收入,广告收入现在占到我们30%左右,但是我们在互联网广告这块也开始尝试更多的广告模式,包括我们最近在推出的一个视频广告,是我们今年的一个主打广告模式。我们相信广告在这一块绝对数字上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第二,我们开始尝试做互联网的数字内容发行,电影的发行,影视剧的发行,游戏的发行,我们做的软件的发行,这块一直是我们比较大的一个收入。第三块,迅雷开始尝试做一些社区的增值业务,我们也已经看到了一些收获。
主持人:你觉得在一个相对来说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比如五年内,你觉得哪个会是主要的方式?
邹胜龙:我觉得这几个收入模式任何一个收入模式都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可以上市的公司,这个就看这几个模式碰到大环境和机遇是什么了,所以现在我们来看的时候也不知道五年以后,哪个模式赚的钱最多,但肯定这三个模式都能赚钱。
主持人:你们现在跟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跟他们的分成是一种对什么的分成,是广告还是什么?
邹胜龙:多方面的,有的时候是对方作为内容提供商,或者产品提供方,我们帮他进行销售的时候有分成,有的时候是我们利用了对方的媒体平台,内容平台来做我们的广告的时候,我们有广告分成,所以分成的具体方式跟种类是挺多的,具体要根据哪个合作伙伴有关系。
主持人:另外一个问题,你们这次融了一个不小的一笔钱,有没有一些收购的计划?其实有一些下载网站已经是用户比较多,你们有没有计划收购他们?
邹胜龙:我们没有任何明确的收购计划,因为迅雷这个公司,运营和并购不是我们的强项,因为运营和并购以后的就是磨合,整合团队,不是我们擅长的事情,所以我们如果要做这样的事的时候我们会慎重。
主持人:另外关于下载的领域可能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关于版权的问题,这个因为在网上很多东西都不是正规渠道出来的,可能会有一些盗版的内容传播,你们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计划来规避这样的潜在的风险?
邹胜龙:我觉得规避谈不上,我们要主导去推动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看法就是说一种新的技术产生,它一定会对老的商业模式引起冲击,但是也会带来机遇,比如说我们看到最近特别明显的一个案例,就是我们的彩铃,音乐这块,以前在互联网开始做音乐的推广之前线下的CD的盗版就非常猖獗了,那时候厂商就已经赚不到钱了。但是互联网出现以后,给彩铃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大家后来发现虽然CD赚不到钱了,但是铃声可以赚很多钱,所以这是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一个最好的阐释,你得适应这种新技术。迅雷一方面代表下载这块的新技术,我们企业的一个理念,因为我们是要推动这个企业整个行业朝好的行业去发展,涉及到版权这块我们在去年的8月份,我们率先在互联网上开始发行了一个国产的动漫大片,叫摩比斯环,接下来也做了一系列的影片发行,这块我们都是下了本钱去做了,而且会持续做下去。我想首先我们认为这个地方是有利可图的,其次也是迅雷作为这个行业领头羊的一个企业责任。
主持人:您刚刚说做一些发行的工作,这个工作你觉得从互联网通过迅雷这种渠道来发行,你觉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这种方式会比较成熟?比较受到用户的认可?
邹胜龙:我觉得现在来说,因为发行的问题里边版权不是唯一的问题,比如说支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来看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在互联网上推广电影也好,游戏也好,软件也好,用户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非常高的,我们当时第一次做的时候用一个词形容,惊人的高,但是失败的也很高,在支付上失败了,在过程过于复杂上失败了,复杂性接受不了,所以我想这个随着大环境的改善会逐步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后面的用户会越来越多,盗版就自然不成问题了。
主持人:现在迅雷整个公司来说是处于一个盈利的状态,还是收支平衡,还是没有完全盈利?
邹胜龙:迅雷在去年下半年开始,迅雷在05年年底的时候就开始盈利了,到06年年中的时候就有正现金流了,所以企业资本这块状况一直是非常好的,这也是为什么迅雷能够在这次融资里面以一个比较好的融资价位吸引到非常多的融资。
主持人:风险投资商在这方面,他们有没有给你们一种要求,或者说你们迅雷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计划,比如说将来的上市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计划?
邹胜龙:投资者要退出是必然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迅雷这些做事的人也是投资者,也要推出,所以大家希望迅雷将来有一个让大家推出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上市,但是所有人都很清楚,上市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而且上市又是一次融资而已,所以大家对这块没有一个特别迫切的时间表,当然首先希望企业能够做的更好,不仅能够成为行业第一,还能够在其他方面,对更大的互联网行业有一个促进和影响,其他方面的东西,像基本市场融资IPO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聊天差不多结束了,也希望迅雷在融资之后,有这种资本的动力之后有更好的发展,谢谢邹总来做客。
邹胜龙:谢谢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