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0后新贵”是互联网创业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而到了这一年年末,一篇题为《红杉关注中国80后》的报道,再度以“80后”为噱头,将一位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带入人们的视线中——这次的主角,是北京万普世纪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的CEO黄波。
黄波,1981年出生,四川成都人,2005年10月创建万普世纪。2006年11月,媒体上传出著名风投商红杉资本巨额注资万普世纪的消息;2006年12月,黄波成为“2006中国信息产业年度新锐人物”十位当选人物中最年轻的一位。
趁“需”而入
万普世纪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线互联网(WAP)广告营销的公司,在目前的WAP领域里,这家公司为一半以上的WAP网站提供广告服务。而该公司的前身是黄波于2005年6月创建的万普世纪网站。
“当时是我一个人在做的一个网站,6月上线,7月提出建站系统,由于8月时已经有了一万多个站长,有了做广告的需要,随后就又推出了广告联盟和流量交换系统。”黄波一边回忆一边说起这一段创业经历。
等到2005年9月,通过万普世纪网站的广告业务,黄波已经有了几十万的月销售收入,于是他开始筹建公司。最早的一批8人团队是从别人那里合并过来的,“素质不错,对WAP行业有很深理解”,在此基础上万普世纪公司于10月正式挂牌成立,并于11月时进一步扩大规模并进行大规模招聘,公司逐渐进入稳步成长期。
实际上,挂牌一个月后万普世纪的网站流量已经进入中国WAP网站的前五名。此时排在前几名的其他WAP企业,是腾讯、3G门户、3G泡泡、空中网等一些老牌的WAP网站。那阵子,行业内对万普世纪在短短数月之内创造流量神话的评价是“一夜成名”。
对此,黄波却很清醒:“这个神话,其实不是我们万普世纪自己创造的,而是整个行业、整个产业发展创造出来的。”2005年8月,万普世纪旗下有一万多个基于“建站系统”的WAP网站,到11月时,这个数字增长到了三万多个,再加上广告联盟的其他WAP网站,数字总计近八万个。“当时的流量是成千上万基于万普世纪平台建立的WAP网站流量的汇集。其实等于是我们给大家搭建了一个开放的舞台,然后由数量庞大的站长群体进行‘耕作’,发挥创意,进行内容创作。应该说这个流量神话是我们提供一个平台而由这个行业里所有人一起创造的。”
随“需”而动
万普世纪在公司成立前的客户,主要是一些知名的SP公司及WAP门户网站,据黄波介绍,“都是WAP行业内的合作、推广,我们称之为行业内循环。”
万普世纪真正战略意义上的广告业务开拓,始于与联想公司的合作。“第一个向我们投放广告的行业外客户是联想,大概在2005年11月、12月的时候。2006年世界杯期间,我们又独家为联想在WAP上做了一个大规模推广,真正意义上的广告是这一个。”对于黄波来说,这个广告来得颇费周折,“因为我们是代表WAP行业去开拓这类产业广告。很多客户的广告金额并不大,但我们很有耐心地在做,目的就在于宣传WAP媒体的价值和优势,培育客户采用WAP进行营销的理念。这其实是很累的,但一定要有人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也相信之前的投入一定会对这个产业将来的发展有所贡献。”
万普世纪很少直接与联想这样的高端广告主接触,而主要是和一些知名广告代理公司建立起广泛合作关系。“就像是撒大网,通过它们覆盖整个高端市场,例如通过像奥美这样的4A广告公司去接触高端企业,成为广告主(包括广告主和代理公司)和WAP媒介之间的一个整体方案提供商。”
“意思就是只要客户把单子交给我们,就可以完事了。而所有的东西,从广告策划开始到最终的广告投放、监测等一系列内容,都由我们帮他们搞定。”
在黄波看来,现在的广告主对在WAP领域投放广告仍持观望态度,“我们就是要拉近广告主和WAP网站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习惯性地来WAP上投放商业广告。”黄波表示。
在这种思路指引下,万普世纪还率先把互联网上流行的分类广告引入到WAP上,这一方面令自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另一方面也为WAP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红杉投资10月到位
尽管2006年11月底才传出红杉注资的消息,但早在9月时红杉资本与万普世纪就已达成了注资协议,而相关资金10月已全部到位——媒体上消息晚了一个月。对此,黄波解释说,他们在等待整个注资程序完善的同时,也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将这个新闻报出来,“毕竟WAP行业相当敏感,运营商方面会比较关注。”
万普世纪与红杉资本的接触开始于2006年4月,“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之前他们也一直在关注WAP这个行业,和很多企业都接触过。”
经过几次面谈后,双方很快达成融资意向。“红杉非常关注业务本身和团队,他们一直在业务上和我们交换一些看法。一开始只是对行业趋势进行展望,很少谈到公司具体业务,后来有好几十次都是在探讨业务。”
与红杉资本的接触与合作,给黄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做事非常细致、务实、勤奋,很懂这个行业。缘分吧,互相觉得还不错,所以最终走到了一起。”
要把能学的都学好
与许多“80新贵”早早辍学创业不同的是,黄波在学校学习时很认真,“什么都学,网络、电子、软件、工控、机器人,都在学,我对每一个都很感兴趣,都舍不得放弃、舍不得去敷衍。”
黄波学的是自动化专业,按他的话来说,是个典型的“万金油”专业,而舍不得放弃、敷衍的结果就是,每门课程都花了他很多精力去学,成绩一直是班上第一名,以至于2001年因“偶然创业”而落到第四名时,他还表示“很伤心”。除此之外,在编程、做机器人、计算机板卡电路设计以及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等方面,他也都做得很好,“是每年标准的‘三好生’”。“那时候我已经想将来要自己创业,所以要把能学的都学好。”
家在成都农村的黄波,大学里过得很艰苦,经常为了挣生活费去发传单。“北京的风飕飕的,特别冷。那时我就想,要是我坐在办公室别人就来领传单该多好。”
那时不可能的奢望,现在成了现实。通过万普世纪,年轻的黄波为其他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创业的舞台:“你只要有一个好想法,去建一个WAP网站,我就会源源不断为你介绍一些广告客户,你只要专心把内容做好、让用户访问你的网站,那样,你甚至只要坐在那里、躺在床上,用手机维护你的网站,就可以挣到广告费。”
“80后”做事需要更多努力
从读书到工作,黄波已经在北京待了七、八年,但“从生活上来讲还是更喜欢成都”。不过,在一直有着强烈创业欲望的他看来,北京更适合激发他这类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北京更适合年轻人去寻找一些机会,毕竟这边竞争更激烈,像中关村这边也是技术的最前沿,在这里的话对自己的要求就会自然而然高一些,这对年轻人的发展有利。”
“整个WAP领域有一半以上网站用了万普世纪平台,我们帮助其中的80%以上销售广告位、帮助他们赚取广告费,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黄波心里对自己能当选“2006中国信息产业年度新锐人物”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于他来说,眼下这个事业却还只能算是刚刚开始,“还谈不上成功,也谈不上第一桶金。”黄波这样评价目前的发展状况。
黄波说,年轻的企业有年轻的朝气,但年轻的企业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我不是很愿意别人给我套个‘80后’的帽子。对于我来说,‘80后’实际上是一个弱点,在从业经验、行业理解等方面,就像一句老话说的,‘别人吃的盐都比你吃的饭多’。我们可以有非常新锐的想法和很充沛的精力、很强的执行力,但是在理解以及管理能力上是需要去逐渐培养的。所以,比起很多老前辈来说,‘80后’要做成一件事,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为在商场上、在做企业方面上,没有‘80前’或‘80后’这么一说,而只有做得好与做不好的区别。”黄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