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9.50目录:图书,传记,哲学家、思想家,东方,
品牌:高秀昌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05 页码
·出版日:1995年
·ISBN:7810411942
·条码:9787810411943
·版次:1997年8月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作者简介
高秀昌,男,汉族,1962年生,河南省邓州市人。1982-1986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1987-1989年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研究生班函授学习。2000-2003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方克立教授攻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获哲学博士学位。自1986年7月至今一直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在《中州学刊》杂志社(1986-1997年),后调入哲学研究所(1997年至今)。1992年任编辑。1996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2003年任研究员。现兼任河南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导师。
媒体推荐
后记
去年元月,崔大华师将《元典文化丛书》的选题构想和编写说明转给我,并嘱我承担《老子一书的撰写任务。当时,我正跟崔师学习、研究老庄哲学,在聆听崔师讲解《老子》、《庄子》的同时,自己反复研读《老子》,平时也注意搜集研究《老子》的有关资料,有了一些初步的心得和积累。对照条件,虽然感到完成任务的把握不大,但是,在崔师的热切鼓励下,我坚定了信念,把任务接了下来。随后便函告本丛书主编、河南大学教授李振宏先生。李先生立即回函,在信中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河南大学出版社也发来了稿约,邀请崔师和我担任《元典文化丛书》编委,并撰写《老子》一书。由于崔师忙于其他课题的研究,不能抽身,他希望我独自撰写此书,并由他审稿把关。这就是写作此书的缘起。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因为理论上、资料上的准备不足,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特别是在写《老子》的历史影响部分时,感到几乎每一部分都是一个新领域,因此,不得不花大量时间
去查资料,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取舍。这不仅延误了交稿的时日,更影响了我的情绪,有时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在崔师和朋友们的热心鼓励和支持下,我终于又鼓起了勇气,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在不算太长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部书稿。虽然受学力、精力和时间的限制,这部小书肯定会有不少的舛误和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但毕竟是我用
了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凝成的,如果能够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并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助益或启迪,则我愿足矣。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本书的构想及写作提纲,我曾跟崔师讨论过,并得到了他热情的指导。崔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拨冗审阅了部分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李振宏先生也曾先后多次来信,给予热切的鼓励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感谢。
另外,本书在撰写中,较多地参阅并汲取了先辈和时贤的研究成果(有的已注明,有的尚未注明),如果没有这些成果,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此书,是异常困难的。在这里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忱。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李振宏先生、龚留柱先生。本书草成后,经李振宏先生审阅,感到分量不足,约请龚留柱先生参与,我们三人共同对书稿进行了补写、扩充和修改。现在书中的“《老子》与士大夫人生修养”、“《老子》与兵家文化”两章,分别由李振宏先生、龚留柱先生撰写;“《老子》与政治”、“《老子》与文学艺术”两章,分别由龚留柱先生、李振宏先生扩写。由于他们的热心支持和无私帮助,本书不仅增加了篇幅,丰富了内容,而且质量也大为提高。河南大学出版社文史编辑室的老师为本书的问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高秀昌
1995年1月26日于无舍斋
编辑推荐
本书对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道、辩证法思想、伦理道德思想以及社会政治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该书揭示了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对于历代政治取向的影响,本书还另列专章就老子与传统养生文化的关系以及老子对于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奠基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目录
序
“元典文化丛书”的说明
一 老子的思想体系
1.老子其人其书
2.老子的思想核心——“道”
3.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反者道之动”的辩证观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提出的辩证法的总规律,也就是关于世界运动发展的总原则。其中“反”这一范畴,是对道及道所作用的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定。“反”蕴含了三种意
义:相反对立(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相反相成,亦即对立面是统一的;物极必反,亦即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
相反相成 老子认为,包括道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就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而言,它是无与有、虚与实、阴与阳、动与静、变与常、始与终等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正是道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赋予道以生生不息的活力和生命,使它成为创生天地万物的原动力。例如,道是有与无的对立统一:从历时上讲,无在先,有在后,无中含有,道即是含有之无;从共时上说,道有体用,道体为无,道用为有,道是有无合一的,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就自然界而言,老子通过大小、多少、高下、远近、厚薄、重轻、白黑、寒热、静躁、歙张、雌雄、母子、牝牡、正反、同异等对立范畴,揭示了自然现象所存在的相反相成的客观事实。就人类社会而言,老子通过诸如美丑、善恶、强弱、利害、生死、祸福、智愚、巧拙、胜败、兴废、善妖、吉凶、进退、是非、公私、贵贱、贫富、治乱,荣辱、古今等对立范畴,揭示了人类社会现象所存在的相反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事实。这就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意思是:有无相反而相生,难易相反而相成,长短相反而相形,高下相反而相倾,音声相反而相和,前后相反而相随。事实上,老子已把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道理,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恒常的法则。
物极必反 老子不仅指出了相反相成是一切事物构成的基本形态,同时还认为,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转化成为自身的反面。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五八章)福祸是相互倚伏、相互含藏的,隅叫,潜伏仃福的因素,福中潜伏有祸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淮南子》中讲了一则“塞翁失马”的故事:
古时候,边塞上有一个老头儿,一天丢了马,别人都来劝慰他,他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几个月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别人又都前来向他道贺,他却说: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