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奇人李卓吾|报价¥20.70|图书,传记,哲学家、思想家,东方,李哲良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0.70
目录:图书,传记,哲学家、思想家,东方,

品牌:李哲良

基本信息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593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536653794

·条码:9787536653795

·版次:2001-7-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媒体推荐

代序

(香港)饶宗颐

题四川李哲良所著《奇人李卓吾》。来书云:取不正不邪,亦真亦幻为文体,因以词代序,自成一格。

畸人安在,欲买恐无价。消愤懑,余悲咤。空遭诸圣忌,更惹狂夫骂。皆梦也,未应见卵求时夜②。

进道知颠倒,行远先低亚。依般若③,问幻化。不辨成与亏,畴④识真中假。书如画。一篇难觅知音者。

饶选堂傲稿⑤ 二○○一年五月

编辑推荐

《人欲——奇人李卓吾》阐述了李卓吾奇特而多彩的一生。并让读者拓展人类社会的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一展人文风采。

目录

千秋岁(代序) (香港)饶宗颐

话 头

上 部

1.一个年轻而窝囊的教书先生

2.不如到科场去赌一把

3.初入官场,只有装狗叫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李贽接过话头,说:老杜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想来花是无所谓泪不泪、哭不哭的,但因观花人伤感时事,所以他所观之花也就跟着他流泪了。

由此,他们又联想到王阳明与友人观花的事来。这是在王氏同友人游南镇时发生的事。

友人:(指着挺立于岩上的一丛野花)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 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氏: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倘有人以花的客观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来批驳王氏的话,那也许他会瞠目结舌。但精致的唯心主义毕竟比机械的唯物论者的悟性要高得多(列宁语大意),王氏正是借用佛家“境由心造”的高超悟性来构建他的“心即理”的哲学城堡,从而道出“致良知”的千古命题。这一点逐渐为李贽所认同和把握。他在71岁时写的《解经文》中,所提出的“吾之色身洎外而山河,遍而大地,并所见之太虚空等,皆是吾妙明真心中一点物相”的这一论点②,正好是“心即理”、“心即欲”的继承与发挥。

在这次交谈中,李贽还向徐、李二人提出了心中的另一个疑问。他说:大洲先生是阳明先生的高徒王艮的再传弟子,二氏通儒,纯然是位大儒。二位既是大洲先生的得意门生,怎么不论儒、反而谈禅说佛呢?岂不有违师道吗?

徐、李二人听了,大笑不止。之后,李逢阳才告诉他,大洲先生并非恪守儒者立场,而是融三教于一身。因此,“儒者见之曰儒;仙者见之曰仙;佛者见之曰佛。看去为三,实则一也。”大洲还是大洲①。这也可说是“处处为家处处家”。

徐用检补充说:不过,准确地说,大洲先生虽然“以二氏学通儒学,但实是立足于禅,并且从不避忌”。他曾经公开向学人说:“仆之为禅,自弱冠以来,敢欺人哉!试观仆之行事立身,于名教有悖谬者乎!则禅之不足以害人明矣。仆盖以身证之,非世儒徒以口说诤论比也。”②

李贽听后说,难怪人们将王氏心学称之为“阳明禅”,想必就是因为王学本来就与禅学相通相契的缘故吧。

徐用检说:阳明先生本来就满身禅气,其后学门徒,大多是“禅客”。王氏心学能有今天的局面,应归功于佛学。没有真可禅

师等佛门大德的加盟,泰州学派就不会如此红火起来。

李逢阳也说:其实理学的开山大师周敦颐,连同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本人在内,也都是禅者之流。只不过,他们不敢公开承认而已,反而非标榜他们是正统的儒家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0.7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