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0.90目录:图书,小说,外国小说,欧洲,英国,
品牌:方柏林
基本信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7806577157
·条码:978780657715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童话家和诗人,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之一。他写出了维多利亚时期最好的英国舞台剧,如《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的丈夫》等。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则是一部探讨美与心灵之间关系的重要作品。他创作的童话虽然数量不多,却使他跻身于世界最优秀童话家之列。他的诗充满了隐喻,形象丰富,音律优美,堪称最美的英语作品之一。王尔德的作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让更多的人为之叹服,为之沉醉。
王尔德的私生活同样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他以放荡不羁、奇装异服闻名,而他的性取向更为人所津津乐道。他蔑视伦理道德、艺术至上的主张不可避免地激怒了正统的上流社会,终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与同性密友道格拉斯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尽管他为自己所做的辩护感动了许多人,但他还是没能逃脱被审判的命运,锒铛入狱。两年监狱生活之后,他避人耳目,悄悄来到巴黎,在贫病交加中度过自己最后的岁月,辞世时年仅46岁。《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奥斯卡·王尔德别传》正是用王尔德一生最后三个月的日记的方式,再现了他人生最后的不为人知的阶段。
本书拟为王尔德自1900年8月9日到1900年11月30日之间的日记,以王尔德自己的口吻,描绘了王尔德最后的生活,回顾他的跌宕起伏、毁誉参半的一生。在这三个月的“伪日记”中,作者彼得·阿克罗伊德以罕见的精巧方式,串起了王尔德的一生——少年时代、全盛时期、巨大成就和道德的深渊,仿佛他成为奥斯卡·王尔德,与之一起挥洒天才,享受荣耀,涉足险恶和遭世人唾弃,然后在贫病中冷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又时而跳出那个时代,站在后人的角度评价这个才子。
无疑,这是一个绝妙的构思。每一个喜欢王尔德的人,恐怕都想知道他在最后的岁月里到底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都希望能够亲身体验他唯美的危险的生活,用某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机智、对他的才华的敬仰。然而这个题材不仅需要传记作家的严谨,还需要有王尔德式的渊博和机智。仿作如果没有自己的灵魂,就只能成为空洞的回音。
英国《暂停》杂志评论道:“王尔德若是在天有灵,肯定希望这本书是他自己写的。”有些赞美过度,但是在追随王尔德的道路上,彼得·阿克罗伊德确实比其他人走得更远,也许也更加成功。
“这些英国人要是没话可说,就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要是没什么可想,就会装出若有所思的神态。”(对英国“正人君子”的嘲讽)
“他有‘直抒胸臆’的习惯,却浑然不知根本无胸臆可抒。”(对昆斯伯里侯爵的评价)
“圣方济各那样的艺术作风对我毫无吸引力:他们的童贞是太监的童贞,他们的孤独是完全被人看穿的孤独。”(对所谓正统文学的嘲弄)
在书中,这种王尔德式的妙语随处可见,令人惊讶。但作者并不是停留在模仿层面,而是将自己的评价融入其中,如他借王尔德之口总评王尔德的艺术成就:
“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我对此毫不怀疑,正如我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剧。在欧洲和美国,我都享有很高的艺术声誉。在英国,我的作品总是巨大的商业成功——我对此并不感到羞耻。……我掌握了各种文学体裁。我把喜剧带回英国舞台,我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开创了象征戏剧,我为现代读者创造了散文诗。我把批评从实践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我还写出了惟一一部现代意义的英语小说。还有,尽管我把自己的戏剧作为一种本质上属于私人化表达的形式,但我的理想是把戏剧变成生活和艺术交汇的地方,我一直锲而不舍地追寻着这一理想。”
在国内以前出版的关于王尔德的书中,王尔德的私生活遭到了某种刻意的回避,他的审判被说成虚伪的上流社会对天才的嫉妒和攻击。而彼得·阿克罗伊德还他以真实面目,把一个走钢丝的王尔德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个王尔德更加真实、丰满,也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要想了解一个天才,最好的办法恐怕是跟他到世上走一遭。但愿这本书能带给我们愉快的阅读,感受到一个天才的激情洋溢的人生。
作者简介
彼得·阿克罗伊德,1949年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剑桥和耶鲁。他曾为《旁观者》担任多年文学编辑,现为《泰晤士报》首席书评家。《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奥斯卡·王尔德别传》获1984年毛姆奖。作者的重要作品还包括《伦敦大火》、《霍克斯默》(获1985年的韦特布里德奖和《卫报》小说奖)、一部艾略特传记(获1984年韦特布里德奖和海曼因奖)、一部狄更斯传(入围1991年NCR图书奖)。
媒体推荐
前言
云 渚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童话家和诗人,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之一。他写出了维多利亚时期最好的英国舞台剧,如《漫德密尔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的丈夫》等。他的第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则是一部探讨美与心灵之间关系的重要作品。他创作的童话虽然数量不多,却使他跻身于世界最优秀童话家之列。他的诗充满了隐喻,形象丰富,音律优美,堪称最美的英语作品之一。王尔德的作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让更多的人为之叹服,为之沉醉。
王尔德的私生活同样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他以放荡不羁、奇装异服闻各,而他的性取向更为人所津津乐道,他蔑视伦理道德、艺术至上的主张不可避免地激怒了正统的上流社会,终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与同性密友道格拉斯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尽管他为自己所做的辩护感动了许多人,但他还是没能逃脱被审判的命运,锒铛入狱。两年监狱生活之后,他避人耳目,悄悄来到巴黎,在贫病交加中度过自己最后的岁月,辞世时年仅46岁。〈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奥斯卡·王尔德别传》正是用王尔德一生最后三个月的日记的方式,再现了他人生最后的不这人知的阶段。
本书拟为王尔德自1900年8月9日到1900年11月30日之间的日记,以王尔德自己的口吻,描绘了王尔德最后的生活,回顾他的跌宕起伏、毁誉参半的一生。在这三个月的“伪日记”中,作者彼得·阿克罗伊德以罕见的精巧方式,串起了王尔德的一生——少年时代、全盛时期、巨大成就和道德的深渊,仿佛他成为奥斯卡·王尔德,与之一起挥洒天才,享受荣耀,涉足险恶和遭世人唾弃,然后在贫病中冷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又时而跳出那个时代,站在后人的角度评价这个才子。
无疑,这是一个绝妙的构思。每一个喜欢王尔德的人,恐怕都想知道他在最后的岁月里到底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都希望能够亲身体验他唯美的危险的生活,用某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机智、对他的才华的敬仰。然而这个题材不仅需要传记作家的严谨,还需要有王尔德式的渊博和机智。仿作如果没有自己的灵魂,就只能成为空洞的回音。
英国《暂停》杂志评论道:“王尔德若是在天有灵,肯定希望这本书是他自己写的。”有些赞美过度,但是在追随王尔德的道路上,彼得·阿克罗伊德确实比其他人走得更远,也许也更加成功。
“这些英国人要是没话可说,就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要是没什么可想,就会装出若有所思的神态。”(对英国“正人君子”的嘲讽)
“他有‘直抒胸臆’的习惯,却浑然不知根本无胸臆可抒。”(对昆斯伯里侯爵的评价)
“圣方济各那样的艺术作风对我毫无吸引力:他们的童贞是太监的童贞,他们的孤独是完全被人看穿的孤独。”(对所谓正统文学的嘲弄)
……
文摘
书摘
我得跟您讲讲下面这个白日梦。一个年轻人在家乡的田野和森林里漫步;他把内心的秘密低语给与他订婚的姑娘。由于它们都是很深的秘密,她听了不禁大笑,她的笑声回荡在树丛之间。
他们每天都要走到风信子丛中,因为那里的花儿五彩缤纷,召唤着他们——在花丛中有个清澈的池塘,他们用池塘里的水洁净自己。有天早上,他们俩又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小伙子发现了一个半掩在花丛中的银箱子。
前一天他们俩坐在这里欢声笑语的时候,箱子还不在这儿,另外这里是一片圣地,所以他们都以为箱子是天神留下来的。小伙子拂去落在箱子上面的风信子,发现箱子上面刻着精致的图案,而他无法看懂图案的意思。箱子没有上锁,他打开了盖子,看到里面有一堆金光闪闪的金币——他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多金币。在每块金币上都有一个奇怪的国王面孔:一个疲倦而衰老的面孔,下面也没有写名字。姑娘很是困惑:“这是一张不祥的脸,”她说,“我们还是把这些金币丢在这里,回村子里去吧。你看哪,太阳到头顶了,我得回去,给田里回来的人做饭去。”但小伙子没有理睬她的话:“看太阳把这些金币照得多亮,它们都在闪光呢,”他说,“当然这都是些珍贵的金币,有了它们,我们这辈子就不愁没有钱花了。”小伙子很穷,没有地方住,经常要露宿在外。所以怎么劝他都不肯丢下这些金币。
所以姑娘孤独而忧伤地回家去了,而年轻人则带着箱子跑到位于他所在地区中部的大城市。他到了这个城市的集市,走到布商面前:“我想买一件上好的斗篷,上面的紫颜料必须是蒂尔产的,上面的丝是加尔西顿产的。”布商嘲笑他,问他怎么可能买得起这样的斗篷。小伙子把自己在风信子花丛中找的金币给他看。商人看了看,然后又嘲笑他:“这些都是假币。在这里一文不值。快给我滚,否则我就把手里拿着雪亮宝剑的卫兵叫来,把你给抓走。”小伙子害怕了,只得继续往前赶路。他来到一个蜜饯商贩面前,告诉他说:“我想买产自底格里斯河畔的蜜饯,那种只要尝上一口,就可以看到奇特景象的蜜饯。”商贩轻蔑地看了看他,问他哪里有钱买这些东西。小伙子把金币拿给他看,不料对方更蔑视他了。“这不是真的钱币,”他说,“本地没有长这个样子的国王。你滚吧,否则我要把你当坏人揪去告官。”年轻人忐忑不安地离开了。
当他离开集市的时候,他经过了一座庙。他到了庙里,把装满金币的箱子放到敬奉独眼神的祭坛上,作为他的供品。这时一个教士匆匆走了过来质问他。“我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