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寻根问祖游中原(寻根问祖游中原)|报价¥16.60|图书,传记,工具书,李鸿安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6.60
目录:图书,传记,工具书,

品牌:李鸿安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页码:184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03841125

·条码:978750384112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寻根问祖游中原

内容简介

世界人类历史上有四大文明体系,华夏文明即其中之了,也是惟一没有被中断一直延续下来的文明。而它的精髓。在中原。

这样的地方,怎能不吸引人去想、去看?在那些日子里,每一天都使作者兴奋,每一个镜头都让作者激动。

作者被中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震撼着,他也急于想把这些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品味中原的神韵:这里是百家姓中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这里庭生了伏羲、炎黄二帝、神农氏等中华民族的造世始祖;这里走出过仓颉、鬼谷子、张仲景等开创华夏文明的大师先贤;这里更有着集历史文化之大成的中国四大古都——郑州、安阳、洛阳、开封。

于是,作者把收集整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编而成章,辑而成书,写出“寻根问祖游中原之”《寻根》《问祖》《朝圣》《古都》。

编辑推荐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积淀于中原的历史文化有多厚?发祥于中原的华夏文明有多久?扎根于中原的中华祖根有多深?本书作者带着对华夏文化的崇敬之情,畅游了中原各地,这里诞生了伏羲、炎黄二帝、神农氏等中华民族的造世始祖;这里走出过仓颉、鬼谷子、张仲景等开创华夏文明的大师先贤;这里更有着集历史文化之大成的中国四大古都。想知道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在哪里吗?本书带你解开谜团。

目录

郑韩姓氏春秋

天下郑氏出荥阳

韩姓诞生战火里

高姓名人垂青史

庄公伐弟段姓生

振兴郑国冯简子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西周的周宣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小弟弟叫姬友,他非常喜爱这个弟弟,就

在距都城较近的械林(今陕西西华县之东),建立了一个诸侯国,叫郑国,封

姬友为国君,号为桓公。开国之君郑桓公勤政爱民,深得国人的爱戴,备受

周天子的信任与重用。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郑桓公被任命为周王室

的司徒,掌管周朝教化。郑桓公进入朝廷,仍保持勤政爱民的品德,而且更

为廉洁奉公,为西周治国安邦费尽心思。

可惜臣子的忠君爱国并没有改变西周日落西山的衰败局面。

此时的周幽王宠信褒姒,重用小人,王室矛盾激化;同时西戎蠢蠢欲动

,威胁着西周王朝。内忧外患,使朝廷上下,人心慌乱。

郑桓公为社稷忧心如焚,更为自己郑国的前途忧虑重重。于是,他向太

史官请教自保之计。太史说:“洛邑之东,黄河、济水之南,土地富饶,交

通便利,是居住的好地方。”但是,这块地方属于虢国和邻国的领地。太史

又分析说“虢国和邻国的国君,贪心财物,利欲熏心,民怨渐起。如果提出

在那里居住,公身为王室重臣,声名远扬,必然不会被拒之。”

郑桓公听了太史的分析,觉得有理。但他没有硬要强取,而是投虢、邻

两个国君贪心之所好,送去美女、珠宝等许多财物。两国之君一下得到王室

大臣司徒的许多财物,不敢慢怠,立即让出两个邑,给了郑国。郑桓公马上

把妻子、儿女,以及许多百姓安顿到那里,并运去许多财物。

郑桓公安排好后退之路后,已到了周幽王九年,此时大周江山已摇摇欲

坠。

P2-3

点此购买报价¥16.6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