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站,靠什么立足?这个问题要是在过去,“高人”们都会提到几个关键数据:用户数和流量。在世纪之交的第一轮互联网高潮里,doc com公司们挥洒钞票,跑马圈地要的也就是用户和流量。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为了获得这些核心数字,无数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们在拼完血本后,在泡沫中挥发。
最近一年,web2.0在中国红透了天,一些人又在高喊,狼来了。他们重新抛出当年的论调,认为没有用户和流量的支撑,web2.0正在酝酿新的危机。这种以用户数和流量为唯一标准的论调,已经被业界所批驳。观察者认为,流量和价值不能绝对成正比,web2.0要做的是有效流量。由于web2.0公司提供的是个性化用户服务,因此有效流量其实就是来源于有效受众,包括活跃用户和该用户的阅读者。从这里也不难看出,web2.0的价值存在于真正接受它服务的忠实、活跃的用户。
那么,什么才是活跃的用户?这里笔者尝试用数据做简单分析。
(资料采集于2006年6月27日,下同)
上面是国外web2.0网站的alexa数据,从用户平均点击数上,myspace和facebook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我们再来对比国外具有代表性的web1.0网站的数据:
从上面两张图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以用户为核心、双向的交互式传播的web2.0网站,比单向传播,提供内容阅读的web1.0网站,用户的平均点击数要高许多。比如提供在线写日记和新闻的xanga.com社区,用户的活跃明显比拥有强大媒体资源的新闻网站bbc和cnn高了近一倍。
我们来看国内门户的数据:
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门户网站的影响力依然巨大。用户平均点击数的差异,反映了门户网站内容的质量被读者认可的程度。从这张表也看出,国内的门户,仍然保持着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排位格局。腾讯从2003年开始门户服务后强势上升,依托QQ的IM软件弹窗,QQ正在掠夺青少年读者群。
这是国内web2.0典型应用的博客托管网站的数据:
从博客托管网站的数据看,数字的高低反映了BSP的服务被用户认可的程度,用户的活跃,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用户的忠诚度。
不论是web1.0还是web2.0,从上面的图表得出一个简单结论:网站需要获得用户认可,必须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门户网站,以提供内容服务为核心,而网站的内容取决于编辑的整体表现。编辑发布的的内容是否被认可,这可以从门户的流量和用户的活跃程度体现出来。内容质量高,每个用户阅读新闻的次数就越多。
web2.0网站,内容是用户产生的。比如博客网站,流量主要产生在用户自身管理博客和他人阅读、点评日志这两方面。用户的博客被亲友、或者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关注,博客的流量就高。同时,BSP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这也是赢得活跃用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