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让我很感到困惑的一件事情,就是“到底什么是Web 2.0”?
进入2006年以后,这个词听的越来越多,我也就越来越糊涂。互联网才刚刚过了几天的舒心日子,怎么又出了个2.0?感觉好像一个昨天还流着鼻涕满地乱跑的孩子,今天突然领了个儿子出来。
到Google上搜索一下,网络上关于这个名字的解释很多,再加上什么RSS、Blog、Podcasting、SNS、WIKI、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Social Bookmark(要是您不明白所有这些单词的含义,一点儿都别着急。有的词我也是刚认识,还没试过)等一大堆表现形式,以及与Web 1.0的差异比较,都是一大篇一大篇的论述。但是把目前还当红的Google划到一代还是二代,各个Web 2.0门派好像还有些不同意见。
但如果您看到这个数字,可能就会明白一部分原因――2005年,在中国从事创投的境内外机构共募集40.33亿美元的新基金,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募资最多的年份,超过了此前3年的总额。热钱如此之多,以至于很多Web 1.0时代的英雄如周鸿、沈南鹏、林欣禾都要改行去做投资,有价值的项目相形之下立刻显得稀缺,而且众多投资人之间的彼此竞争也很容易造成投资界“通货膨胀”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创意成本和进入成本都相对很低的互联网又成了寻找投资的好鱼饵。为了有别于那些有“泡沫前科”的老牌互联网公司,去年在国外应运而生的Web 2.0概念自然开始走红。
但是,几乎完全依托于互联网内容的Web 2.0面临的问题和当年他爹没有任何区别:商业机会在哪里?门槛在哪里?
完全基于内容的互联网盈利模式,到如今都是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要知道“中国网络广告的总量也就相当于两个省级电视台”(《三联生活周刊》语)。要是没有短信和网络游戏,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至今还会在黑暗中摸索。
进入2006年,Google的股价开始连续下跌。有分析家指出,多数人把95%的上网时间用于搜索以外的其他事情,但搜索网站却占据了互联网广告份额的40%,这个巨大的数字差异才是极大的隐患。而Google最近对一家网络字处理软件开发商的收购,是否可以认为是一个不那么“2.0”的动作呢?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开始的美国股灾之前,乔?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就是这一闪念,让肯尼迪家族从股市全身而退。而目前Web 2.0进入门槛之低、热钱之多,要远甚于那时。
多年前“新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曾经冷静地提了一个问题:新经济这好那也好,好像什么成本都降低了、什么界限都没有了,但是只有一点被忽略了――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后来的泡沫证实了他这个朴素的推理根据――再玄妙的前景描述,也回避不开基本的商业逻辑。
更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后我的这个睿智的同事,也转行去做了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