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没有一家BSP网站公然提出自己已经稳扎稳打实现赢利赚钱的时候,个人博客近日却一直风光无限,引得批批广告投放者实现了低成本,大运做式营销,KESO、胜总等知名博客也都拿到了真金白银,虽然不多,老徐等流量大的博客赚钱似乎也是迟早的事,虽然或许她们并不需要或看中这点小钱。
在笔者看来,KESO、老徐、胜总分别代表了现今国内个人博客在商业化进程中的三重境界和心态,尽管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之分。
胜总应该是算比较欢喜的,无论是DONEWS上的博客还是新浪网上的博客,流量都不大,却拿到了六位数的广告费用,其实与其说厦门书生看中胜总的博客,不如说是看中胜总手上的人脉资源与IT圈内的胜总文化,多次组织IT聚会,为胜总获得大范围,深层次的人脉资源奠定了基础,善加利用,都是商机;胜总创业期间的经历,体现的是IT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由“新花社”群给予理论提升,胜总文化将永远激励后进入者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厦门书生此次投放广告的效应,非常值,但此种博客却不多,正可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KESO应该是比较忧患的,在开了“先河”之后,又第一个通过博客宣布“与和讯广告合同到期,将不再续约。”因为“围绕blog广告的喧嚣让我疲惫”,并表示自己不愿意继续参与这场“炒作的游戏”。KESO一贯都是博客精神的身体力行者,几年的坚持,才赢得了“Bloger教皇”的美誉,同意在自己的博客上投放广告可以看作是其想将博客进一步深化的尝试,只是最终却与自己的意愿背道而驰,沦为了商业炒做的油头。其关于blog商业价值的三个基本判断值得深思:
1. blog目前的商业回报,尚不足以支持blogging成为一种职业,就像专栏作家那样的职业。
2. 广告只是blog众多价值中的一种,而且是价值最低的一种。
3. blog还有更多的商业可能性等待探索和挖掘。
老徐应该是最郁闷的,凭着自己的勤奋、生活化,在短短的112天博客生涯中,就创下了1000万的点击,有广告商欲对其博客投放广告,一方面是对其博客传播价值的肯定,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其它博客的一种激励。然而新浪陈彤却说,“博客上的广告应该属于网站。因为网站为了提供博客服务,付出了大量人力、财力。”陈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商言商,第一也就意味着榜样,如过稍有不慎,苦苦拉博和运营了半年的心血就可能功亏一篑。看似是在与老徐争利,实则是在于将来的每个新浪博友争利。也从反面提示博客与BSP之间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利益博弈共赢之路。
归根结底,又回归到了博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理论原点,又回复到了博客是否存在独有的商业赢利模式的规则拷问上。是作为一种免费服务出现在每个网民面前还是在其身上绑定更多的商业因子和增值项呢?博客概念掀起了WEB2.0风潮,但又是否能够伴随WEB2.0最到最后呢?都还很难说。但正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一样,正因为一片茫然,才更有实践与探索的价值,或许2006年,真的是决定博客概念生死的一年,千千万万的BSP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