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媒体报道,在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系统(www.miibeian.gov.cn)中发现Google.com、sohu.com、alibaba.com等知名商业网站的域名被持有人之外的人进行备案。
对此,Google中国公司认为,上述人士虽然进行了国际顶级域名的备案,却毫无实质意义。
正如Google中国公司有关人士所说,这种进行备案毫无意义,备案人想借此能够证明自己对这个域名的持有或者对这个网站的拥有?都不能够。真搞不明白这些人用意何在?希冀借助这种备案来生财,象域名一样。这种愿望肯定是落空的。
首先Google等知名网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不需要进行非经营性ICP的备案。国家把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两种,经营性ICP必须取得ICP许可证,而非经营性ICP只需要备案即可。而Google、Sohu、Alibaba等商业网站是需要去取得ICP许可证而不用进行备案的。刚刚发生的Google的中国ICP“牌照门”事件就如实地反映出ICP牌照是Google进入中国所需要的“护照”。
其次,备案不象域名已经成为一种财产权,只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而且对于Google这些经营性公司来说,取得经营性ICP许可证只是一种行政许可而已,并非稀缺资源,没有升值的空间。任何企业想要经营互联网信息业务,只需要按照法规的规定去申请办理ICP许可证即可。即使是外资,也可以“曲线救国”,在我国光明正大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除非信息产业部重演“手机牌照”审批制,不再审批新的ICP许可证,让其成为稀缺资源。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但是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发现,去年如火如荼开展的非经营性网站备案工作中存在有如此大的漏洞,从而让备案工作的目的落空。Google.com能够被一个叫李惠的人士在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备案,www.alibaba.com让一家广东企业备案,sohu.com由一家北京货运代理公司进行了备案。这些都与真实的权利人没有任何关系,可见信息产业部门在进行备案的时候没有进行过任何审查。
按照《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各省通信管理局在备案管理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便民、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非经营性ICP网站进行备案的流程非常简单,只需要通过填报《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表》即可完成备案工作。高效但并不昭示行政主管部门不进行任何审查工作,如果不进行任何审查工作,就会让备案流于形式。
同时我们注意到,《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省通信管理局在收到备案人提交的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的,应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向其发放备案电子验证标识和备案编号,并通过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布有关备案信息;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在二十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人并说明理由”。这个二十工作日实际上就是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的审核时间,否则的话,完全可以实现实时的登记与备案成功。
这些非Google.com、sohu.com的域名所有者的人通过通过备案,说不定也就有色情网站通过备案。国家实行非经营性网站的备案制度,本是加强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通过对网站主办者真实身份、域名和服务器的资料管理来达到规范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非经营性网站发展的目的。当备案资料中夹杂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自然无法真实了解和掌握网络中各网站真实情况,那么打击非法网站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这样带来的就是,一方面备案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流于形式,那些反对备案可能带来的实名制的人完全可以偷笑了。如此一来,非经营性网站的备案制度就是一个劳民伤财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