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0.20目录:图书,国学,经部,礼类,
品牌:赵毅衡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227 页码
·出版日:2001年
·ISBN:753212083X
·条码:9787532120833
·版次:2001-0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集中国学人在海外的文学批评文字与文化研究成果。文丛作者大都原是国内知名评论家,近二十年来到海外游学。由于身份,对象和语言的缘故,他们在海外学院里从事有关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基本属于“边缘学科”。然而,当他们在海外获得学位取得教职或频繁越界旅行以后,他们的批评文字在国内学术界又成为一种“边缘的声音”。边缘其实可以或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中心话语。艾德华·萨依德也希望知识分能像真正的流亡者那样具有边缘性。但对于“边缘批评文丛”的作者们来说,边缘与其说是自觉追求,不如说是某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学术处境。边缘所标示的,不是与中心僵硬对立的空间位置,而批评者在中心与中心的夹缝间的游走穿梭。边缘作者挪用种种来历混杂的理论策略,调整组织自己的文本经验,应对扑面而来的历史情境……
作者简介
赵毅衡,男,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学位。现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席,兼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新批评》、《远游的诗神》、《符号学导论》、《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引论》、《西出洋关》等。还出版了小说集《居士林的阿运沙》和英文著作多种。
媒体推荐
前言
这本书所收的十多篇论文,大部分选自我90年代发表的论文。内容虽然各异,却围绕着两个主题:中国文化的分层结构与相互逆反,以及在这种动态结构中文化批判的作用。最后一部分尝试说明形式批评如何发展成文化批判。
(一)
文化批判不是进口品,文化批判理论——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哈贝玛斯、伯明翰学派等等——却是来自西方,至少至今中国尚无严整的文化批判理论,虽然文化
批判已经被许多中国学者宣判为过时,已经并非中国之需。这是中国20世纪知识界的通病——他们对任何理论的耐心都太短,就像一个好时髦的女孩子那样“不甘落后”,追求新款式去了。
没有任何一个文化不需要批判。文化的运行靠全民认同的价值,一旦真正认同,价值就死成形,文化就无法演化。因此,总需要有人提出价值演变的可能。但是,对现行价值的不满,本身并不就是文化批判。本文的目的,就是给文化批判提出一个理想标准。这个标准可能过高,任何文化批判实践者都不可能达到。尽管如此,这样一个标准还是有用的。
严格说,文化批判只是一个现代现象。在西方,是启蒙运动之后,即“资产阶级文化”成为体制性主流之后,知识界对现代文化的反思运动。但是,把文化批判看成从西方引人的思想方式,或是把文化批判等同于“西式”自由主义,实在是过于简单化了。在中国,文化批判经常与启蒙二位一体,不能与西方的情况相比附。
体制是文化批判的他者,也是文化批判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对体制的批评都是文化批判。文化批判自身看来有以下三个标准:
首先,文化批判的对象不是体制本身的运作,而是批评体制借以立足的文化规范:朱熹批评皇帝模范汉高祖、唐太宗“假仁借义行其私”。批评虽尖利,实为“循规范批评”;与司马光批孟子“君轻民贵”论是“以德抗爵”听来正好相反,实质上一样是顺应理论,以现行道德指斥前人,训诫今人,文化批判是对规范的超越,对规范的批评。
文化批判也不是指斥规范的弊病,而是对规范作形而上的思辨。也就是说,虽然批判不是象牙塔中的玄思,它是社会性的,却又是非实践的。“知行合一”的实践是批判者个人的事(例如陈独秀实践“离开书房就进牢房”的誓言),但此种实践已不是文化批判的一部分。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收集中国学人在海外的文学批评文字与文化研究成果。文丛作者大都原是国内知名评论家,近二十年来到海外游学。由于身份,对象和语言的缘故,他们在海外学院里从事有关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基本属于“边缘学科”。然而,当他们在海外获得学位取得教职或频繁越界旅行以后,他们的批评文字在国内学术界又成为一种“边缘的声音”。边缘其实可以或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中心话语。艾德华·萨依德也希望知识分能像真正的流亡者那样具有边缘性。但对于“边缘批评文丛”的作者们来说,边缘与其说是自觉追求,不如说是某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学术处境。边缘所标示的,不是与中心僵硬对立的空间位置,而批评者在中心与中心的夹缝间的游走穿梭。边缘作者挪用种种来历混杂的理论策略,调整组织自己的文本经验,应对扑面而来的历史情境……
目录
前言 批判之批判:追寻真正的文化批判
一 文化/文本分层,雅与俗
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逆反”机制
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
重读《红旗歌谣》:全民俗文化可能吗
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关于文化的分层控制机制,很多学者都搞不清楚。范文澜的力作《中国通史简编》,从历代正史稗史上拣出无数例子,证明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之荒淫无耻”。殊不知这种记载本身,就证明规范在上层一般说来尚在遵行。
江晓原先生近年出版观点大胆的著作《性在古代中国——一种文化现象的探索》,此书辟有专章,题为“上层社会一贯置礼教于不顾”。材料自然很丰富,史籍中此类记载数量极大,只须重抄旧书而已。奇怪的是,江晓原似乎明白这标题之无稽。他在某一处说:“防淫的需求一开始就只是针对贵族提出的,因为只有贵族们的淫乱才有可能危及封建社会秩序。“男女大防之礼教对下层群众没有多少束缚作用”(第141页)。
江晓原的两个声明互相矛盾,而且都绝对化了。中国上层社会并非“一贯”置礼教于不顾,礼教对下层社会也并非“没有多少束缚作用”。不然传统中国社会将不成其一个文明社会。
于是我们碰到了本文将讨论的关键问题:中国究竟为么是一个礼教社会?
一般的看法是:宋以后理学兴起,礼教窒息了中国社会。
理学没有新创一套礼教,理学只是给儒家礼教一套新的哲学辩护,它实际上是一种原教旨主义,不仅使其控制力加强,而且使其控制力量下移,尊崇礼教的范围渐渐扩大。
在作详细讨论之前,我们可以指出两个相关现象。一是理学重新确立孟子学派的优势。孟子学派与荀子学派的对比,很有点类似新教与天主教的对比。天主教仪式要求严格,牧师不准结婚,对离婚、堕胎等不予变通。天主教民族(南欧、南美、菲律宾等)反是性关系最松宽。新教讲变通,重心诚,减仪式,牧师可结婚,近来英国让女性成为牧师。但新教民族(西北欧、美国东部),却是欧美性关系较严谨的国家。
孟子多次谈到男女之大防,但注重的却是变通如何依据规范。著名的(梁惠王篇),对梁惠王的劝戒,是“王如王色,与百姓同之”。与淳于髡的辩论,孟子强调“权”(权变)与“礼”的关系。孟子强调的是修身养性,而不是外加的束缚。
……
点此购买报价¥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