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报价¥19.50|图书,国学,子部,儒家,胡治洪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9.50
目录:图书,国学,子部,儒家,

品牌:胡治洪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431 页码

·出版日:2004年

·ISBN:7108021455

·条码:9787108021458

·版次:2004-08-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美籍华裔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1940-)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三代传人,在儒学资源的现代转化及其中西“格义”和全球推扩方面业已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在“文化中国”乃至国际学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本书作为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杜氏新儒学思想的著作,梳理了杜氏迄今为止的学思发展历程,揭示了他作为“儒家的首重思想的学院型公众知识分子”的存大取向;基于杜氏有关本体论、哲学的人学、社会政治理论以及宇宙论的论述,展示了其表现为“儒学创新”的“天人大系统”;进而根据杜氏提出的“儒学创新”、“启蒙反思”、“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四大论域,架构了其具有强烈现实品格的“文化社会学”思想体系;在充分肯定杜氏的理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了他的某些缺失,特别是在自觉层面上的体系化方面的不足,并根据他的自我期许及其对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关切,预示了他今后的学思开展路向。

本书从广泛的资料收集出发,构建了杜维明学术思想的基本结构,对杜氏的思想观点作了全面、清晰的呈现。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使读者周全的了解到第三代儒家的基本立场、观点、关切、更可以借助此书了解当今世界学界儒学讨论的前沿课题,以及国际学术界与儒学研究相关的社会、文化研究的最新发展,对较快地理解和进入这些论域十分有益。

作者简介

胡治洪:1954年8月出生,祖籍江西省奉新县。198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1995年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教育出版社编审、副社长。1985年以来,在《未定稿》、《武汉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世界中国哲学学报》(台湾)、《周易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综述、书评、访谈及译文近30篇。

编辑推荐

美籍华裔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1940-)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三代传人,在儒学资源的现代转化及其中西“格义”和全球推扩方面业已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在“文化中国”乃至国际学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本书作为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杜氏新儒学思想的著作,梳理了杜氏迄今为止的学思发展历程,揭示了他作为“儒家的首重思想的学院型公众知识分子”的存大取向;基于杜氏有关本体论、哲学的人学、社会政治理论以及宇宙论的论述,展示了其表现为“儒学创新”的“天人大系统”;进而根据杜氏提出的“儒学创新”、“启蒙反思”、“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四大论域,架构了其具有强烈现实品格的“文化社会学”思想体系;在充分肯定杜氏的理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了他的某些缺失,特别是在自觉层面上的体系化方面的不足,并根据他的自我期许及其对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关切,预示了他今后的学思开展路向。

本书从广泛的资料收集出发,构建了杜维明学术思想的基本结构,对杜氏的思想观点作了全面、清晰的呈现。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使读者周全的了解到第三代儒家的基本立场、观点、关切、更可以借助此书了解当今世界学界儒学讨论的前沿课题,以及国际学术界与儒学研究相关的社会、文化研究的最新发展,对较快地理解和进入这些论域十分有益。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学思进程:根源性与普世性的双向开展

第一节 从建国中学到东海大学

第二节 从哈佛到柏克莱

第三节 从根源性到普世性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第一章 学思进程:根源性与普世性的双向开展

对于杜维明这样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思想实体,固然需要通过系统、辩证、综合、考据乃至“体知”等多种方法,在横断面上达致总体以及细部的把握。但是,在一切观念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之前,对杜迄今为止的感生形态的人生践履加以纵向勾勒和重点透视,无疑也是十分必要的。藉此可以了解杜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现实动因、师承渊源和师友影响,认识他所提出或开展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或论域在其生命存在中的适当定位,进而可能逻辑地推知其思想及学术的今后方与进境。而这正合乎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之旨,当然也是杜维明思想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方法之一。

第一节 从建国中学到东海大学

杜维明,祖籍广东省南海县西樵乡大果村,1940年2月26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有号曰“舜亭”,乃友人刘子键取“朱舜水”、“朱考亭”各一字合而赠之,并不常用。又有“杜南海”、“杜西樵”笔名,亦不常用。其父寿俊先生毕业于金陵大学,主修……

点此购买报价¥19.5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