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国学基础文库(国学基础文库)|报价¥11.70|图书,国学,国学入门,蒙学经典,朱维焕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1.70
目录:图书,国学,国学入门,蒙学经典,

品牌:朱维焕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160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300068111

·条码:97873000681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国学基础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作者讲授“国学入门”时所备讲义之精华整理而成。其文究国学之根柢,贯其枝叶:首先阐明何为“国学”,接着从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和历史之学四方面加以详细考察,疏证剖析、详尽窍实,博于搜采、深于考证、审辩通微,集众说之长。此书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之津筏。

作者简介

朱维焕,福建省惠安县人,生于1926年,卒于2002年。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历任高中国文教师,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师从新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一生专研中国思想,尤精于先秦思想、宋明理学及周易等领域。所著专书计有《论语要义选择》、《国学导读》(即本书《国学入门》)、《周易经传象义阐释》、《历代圣哲所讲论之心学述要》、《老子道德经阐释》等。论文则有《儒家精神生活之境界》、《王船山宇宙观心性观之探源与阐释》、《中华民族之生命形态》、《周易古经之性质》等数十篇。

媒体推荐

书评

“国学”即“中国学术”之省称。所谓“学术”,乃相应环绕于人生之

诸问题,以探讨其原理、原则,并寻求解决之方术。就此探求而得之原理、

原则,以及解决之方术,所成就之理论系统,称为“学术”。此一属于中国

特有之学术系统,简称为“国学”。

——朱维焕

朱维焕先生为文风骨遒劲,深究经史训诂,旁及先秦诸子、宋明性理之

学等,更且平素乐于裁掖后学,胸怀兴废继绝、开导启发之任,经其今古只

眼之辨辑,此入门一书,应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之津筏。

——徐照华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作者讲授“国学入门”时所备讲义之精华整理而成。其文究国学之根柢,贯其枝叶:首先阐明何为“国学”,接着从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和历史之学四方面加以详细考察,疏证剖析、详尽窍实,博于搜采、深于考证、审辨通微,集众说之长。此书足为后学者深入国学研究之津筏。

目录

序文

代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学之名义

第二节 国学之范围(分类)

第三节 典籍之刊印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一、国学之名义

“国学”即“中国学术”之省称。所谓“学术”,乃相应环绕于人生之

诸问题,以探讨其原理、原则,并寻求解决之方术。就此探求而得之原理、

原则,以及解决之方术,所成就之理论系统,称为“学术”。此一属于中国

特有之学术系统,简称为“国学”。

“国学”之名,始见于清末。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师培、章太

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二十七期,邓实有《国学精论》一文发表。

称“国学”者,盖所以有别于“西学”。

二、国学之异称

1.中学

清末,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此以“中学”称谓中国之

学术,且与“西学”对称,而取得主体之地位,并吸收西学,期于图致国家

之富强。

2.国粹

许地山有《国粹与国学》一书,刘师培、章太炎则发行《国粹学报》,

“粹”为精粹之意。

3.国故

章太炎著《国故论衡》。 “国故”有两解:①中国之旧学。②中国之

掌故,亦即中国之文献。

4.国故学

曹聚仁著《国故学大纲》,乃欲以科学方法,研究国故,使成一系统性

之知识。

5.古学、旧学

以所翻译西方之哲学、政治、伦理……为新学,而称中国学术为“古学

”、“旧学”。

6.东方文化

东方乃指中国、印度、日本等地区。文化则包括道德、宗教、艺术、文

学、风俗。

7.文学

《论语·先进》云: “文学:子游、子夏。”先秦所谓之“文学”,

实为当时学术之总称。

8.汉学

西方学者,每称中国学术为“汉学”。

P1-2

点此购买报价¥11.7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