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8.70目录:图书,传记,文学界,综合,
品牌:冯芝祥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ISBN:7542616226
·条码:97875426162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钱钟书研究集刊的第三辑,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钱钟书先生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钱钟书先生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例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理论性、针对性及学术价值,为从事钱钟书研究的学者及爱好者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资料。
媒体推荐
编后记
本书出版的时候,我早已办完退休手续了。在退休前这三四年时间里,编了三辑《集刊》,借用本书中吴建国先生的一句话:“嗟乎!煌煌钱学,予亦尝为之一尽绵力焉!”当然,众多钱迷希望《集刊》继续办下去,我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在此深表歉意!
刚刚收到《书屋》l0月号,第一篇就是孙小著先生的长文《一部鞭挞专制的思想录——我读》,开头就说:“钱锺书先生的书总是很热销,钱锺书研究也总是个热门的话题,可是作为其重要学术著作的《管锥编》,我总觉得其底蕴亦即其思想价值并未得到认真、准确的解读。”在《集刊》(第二辑)的编后记中我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在写那篇后记的时候,我就产生这样的念头:让《集刊》(第三辑)成为《管锥编》研究的专辑。从现在出版的本辑的目录上看,大多数文章是有关《管锥编》的,但一个明显的缺点是,有分量的论说不多。读过《管锥编》的许多朋友都认为,《管锥编》是一座宝库,其开掘程度与蕴藏量完全不成比例。日前又读到10月25日的《南方周末》上题为《中美教育比较》的文章,内有云: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我原先在学校工作,1992年才进出版社,这样的分析在我实在并不新鲜。可现在重读,不由得联想到钱锺书研究。研究者大多不再是学生,但中国的教育在许多研究者的身上,似乎还留下深深的烙印。对钱先生的意见,多的是赞扬、介绍、复述,少的是阐发、质疑、“拓展和创造”。前一类文章不能说全无意义,可多读了,就觉得,减少了头绪,删削了例证,介绍或复述的语言又远不如钱先生那么妙趣横生,我何不去读原著呢?即便不能全部读懂,也比那些文章有味道呀!《集刊》办得并不理想,对后继者,我愿意提供我的教训,但《集刊》上也确有一些好文章。所谓好文章,也即浙江的卢敦基先生所说的“真正的批评”。他对此下的定义是:“不虚张声势,不闭眼盲从,先占有事实和道理,才与被批评者平等接谈。”他写这段话的时候,与我并不认识。天津的张培锋先生读了《集刊》第二辑,来信说:“不做钱学佞臣而为诤臣,《集刊》开了好头!”引用这些话,并非想,在自己脸上贴金—对一个已经退休的人,虚名并没有什么意义。我只是觉得,这些话对于研究者和续办研究丛刊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办《集刊》,前后不过四年时间,但藉此我结识了许多钱迷,并有许多交流。这在我的编辑生涯中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们对《集刊》出版的支持和帮助,真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使我非常感动!我当然懂得,这是出于对钱锺书先生及其著作的尊重和热爱。办《集刊》也有许多遗憾。我不能不说的一点是,第一辑出版以后,来稿就不断。或者因为稿挤,或者由于我的偏见,再加上三辑而止,许多好的稿件不能发表,这是我结束《集刊》编辑工作时心里最感不安的事。对这些作者,我只能怀着歉疚的心情,总的在这里说一声:对不起!
2001年10月28日
目录
《管锥编》选题建议及审读报告 周振甫
《管锥编》审读意见(附钱锺书先生批注) 周振甫
读《管锥编》札记(选录) 刘永翔
道为智者设辩为智者通
——小议《管锥编》 陈圣生
《管锥编》:中国文化史元素的阐释巨著 吕嘉健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九五《全梁文》卷——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中华版第四册1390页》
1435 论义山《无题》,从文字看,指出苦求寄托之病,极是。但另一方面,《无题》中亦确有所讽而非仅写妖姬名妓者、“楚雨含情皆有托”,此点是否点一下。又讲韩偓《香奁集》自序“是诗风流而人亦佻挞”。按四库总目《韩内翰别集》,称惺“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钱批]此非指《香奁集》而言。)实为唐末完人”。评语请再斟酌。
[钱批]甚是,已增一二句。弟之此论,出于“四人帮”说义《无题》为法家之时,故言之不觉过激耳《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九五《全梁文》卷——筒文帝《与
湘东王书》(中华版第四册1391页)
1440 第一段末句:“横暴之奴视众渚也。”“众诸”不懂。
[钱批]广众诸”乃庸人语,谓种种也,如骆宾王《代女道士王雪妃赠道士李荣》:“千回鸟语说众诸”,而词典等未收。然拙文此处确有宋景文《新唐书》修词之病。遵改。《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九九《全梁文》卷一六元帝《金楼子序》(中华版第四册1398页1444倒7 “霞间得语”不知见于何篇?
[钱批]即见《序》中,已增一句。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O八《全梁文》卷三八江淹《杂体诗序》(中华版第四册1416页)
1469倒2 悟性属魂,记性属魄,这说似不科学。
[钱批]古人论文有此说,而治“文论史”者视若无睹,故标之。“科学”与否,非我思存,且其不“科学”亦不待言。同前(中华版第四册1416—7页)
1470行2 “得魂而已矣”,精神即寓于文字之中,舍文字何以得精神?([钱批]是也!然而有所谓“得意忘言”者,有所谓“遗貌存形”者,有所谓“七子仿史汉”异“震川学史汉”之异者。)又长于记问者魄强,此之所谓魂魄指人之魂魄,与下文指文之魂魄者不同,恐亦不确。
[钱批]文之博奥富缛者出于“魄”,文之清真幽复者出于“魂”。拙文“大致以……”数句似分疏两明白。《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全梁文》卷四五范缜《神灭论》(中华版第四册1421一2页)
1476 第二段:“王逊其简净,嵇逊其晓畅”,极是,但此就文字说,就思辨和义理说,范{以亦胜子王艳,视王尤胜,高明以为如何?
[钱批]是也。然所以能如此,正由佛学输入,配合道家,“名理”益胜,所谓“入室操戈”也。不好说得!!故拙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