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7.40目录:图书,社会科学,民族学,
品牌:阿瑟·亨德森·史密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页码:217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2014999
·条码:97878020149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原著初版于1894年,面世后即刻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重视,鲁迅、潘光旦、费正清等先后发表文章予以力荐。该书作者美国传教士阿瑟 ·亨·史密斯在华生活达54年之久,他根据自己对中国人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性、价值形态的观察、体验,以西方的文化生活形态为参照,分为27章,精辟地论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等诸多方面,充分显示了其敏锐的感受力、明晰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辨力与高度的概括力。全书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其目光所折射的力量是令人震撼的。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已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
作者简介
阿瑟·亨德森·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美国公理会教士,中文名明恩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22岁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1872年时年27岁的史密斯偕妻子来华,先后在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做传教士,从事布道、救灾、医疗、教育等工作,在华居住54年之久。他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先后写成《中国人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人性》、《中国的农村生活》、《骚动的中国》等书,其中《中国人的人性》一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的著作,先后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使他在国际上得享盛名。
媒体推荐
书评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即《中国人的人性
》)来,把这本书当成一面镜子,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
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
的是中国人。
——鲁迅《“立此存照”(三)》
书中所历叙的中国人的特性,不但是一个事实,为明氏一般明眼人所见
到,并且,就生物淘汰的学理而言之,也确乎是一些无可避免的结果。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 潘光旦
非常快乐地读了你的大作《中国人的人性》,决非它书所能比拟,我觉
得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今日德国大使曾对我说在他读过的所有关于
中国的作品中,尊著是最好的。
——美国前总统 罗斯福
美国人心目中的映像的幻灭,是由一本读者甚多的著作来加以完成的,
即明恩溥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人性》……书中关于中国社会差别的叙述十
分引人注目。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学分析的基础
。
——美国著名中国学学者 费正清
编辑推荐
一部百年来研究中国人人性的权威之作,一部鲁迅先生力荐“立此存照”的惊世之作!
本书是史密斯的代表作。书中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上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史密斯凭着自己在中国多年的生活经验,公正而客观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民具有的突出优点——勤劳、节俭、生命力强等,同时也指出中国人的性格中存在的消极、保守等缺陷,如爱面子、缺乏时间观念、抱残守缺、缺乏公共精神等等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清政府的封建政体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如官员的无能和热衷于敲诈勒索,行政管理能力的低下,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猜疑等等腐败现象;描述了民众迷信落后的风俗习惯。作者对统治中国思想界数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作了中肯而全面的评价。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面子问题
第二章 节约持家
第三章 勤劳刻苦
第四章 礼节
第五章 缺乏时间观念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第一章 面子问题
“面子”是人类共有的问题。乍看起来,把“面子”看成是中国人的特
性最荒唐不过了。但是“面子”一词在中国不单指的是人的脸面,它的含义
复杂多样,比我们所描述的、所理解的还要丰富。
哪怕不是全面地理解“面子”的意义,我们也必须考虑到这么一个事实
:作为一个民族,中国人天生富有很强的表演才能。戏剧几乎可以说是这一
民族唯一的全民性娱乐。中国人对戏剧的热情,不亚于英国人之于体育、西
班牙人之干斗牛。只要稍加刺激,中国人就自比戏剧中的一个角色,就要投
身剧情之中,行起礼来,翻身下跪,叩头触地。西方人看到这种情况,即使
不觉得荒谬可笑,也认为多此一举。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戏剧性的。一旦尊
严被激发出来,即使面对的是三两人,也觉得自己在大庭广众演说,他会高
声说:“我在对你,也对你,也对你,对在场的各位说。”他的麻烦一旦得
到解决,便在赞许声中“下了台”;如果得不到解决,就觉得自己无法“下
台”。要是你搞明白了,就知道这一切原来与现实毫无关系,始终不是事实
,事关形式而已。如果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发表了精彩的演说,不
啻演了一台好戏。我们不必去幕后,否则就要破坏世间的所有好戏。也许诸
如此类的与种种复杂生活相关的戏剧性的行动,便是面子。若是不这样做,
忘了去做,打断他们的表演,那就是丢了“面子”。一旦确切地理解了这问
题,那就发现原来“面子”是钥匙,可以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征这把暗码
锁。
需要补充的是,“面子”的运作规则以及如何保住“面子”的功夫是西
方人完全不得要领的,因为他们始终忘了其间的戏剧要素,而误入与其无关
的讲求事实的歧途。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的“面子”就像南洋诸岛上的禁
忌,是一种不容否定的潜在力量,所不同的是:“面子”不可捉摸,不讲规
則,废除或替换全由人们的常识来定。在这点上中国人和西方人必须达成共
识,承认彼此存在差异,因为他们在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永远不能达到
一致的观点。如果说欧洲的政客在调解过程中时刻考虑到力量平衛的问题,
那么在中国,调解乡村无休止的争端时,“和事佬”也要务必仔细考虑双方
“面子”平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调解的目的不是实现公正——尽管从理论
上来说是为了公正——但对东方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调解之举只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