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6.7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文化理论,综合,
品牌:田小岫
基本信息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415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50803015X
·条码:9787508030159
·版次:2003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民俗学是现代世界各先进国家都普遍关注的一门学科。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从民间文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学又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是因为民俗包含内容广泛的级故。其研究对象广泛涉及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等学科。人类科学的研究首先是从对人体构造的研究和人类起源的研究开始的。
作者简介
田晓岫,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民俗专家。
媒体推荐
总序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952年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在20世纪50、60年代,研究部曾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民族学与社会学的顶尖人才。如中国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开拓者潘光旦、吴文藻、杨成志,吴泽霖、费孝通、林耀华和李有义等人,以及他们的学生陈永龄、宋蜀华、沈家驹、陈风贤、施联珠、吴恒、朱宁、黄淑娉、王辅仁和王晓义等著名学者。
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部更名为民族研究所,不久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学系,20世纪90年代扩大为民族学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名称和建制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它致力于民族学教学与研究的宗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该院毕业的民族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已遍布全国各地,多为栋梁之材。同时出版了大量在国内影响巨大的专著和教材。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论文集。《杨成志民俗学译述与研究》。林耀华先生主编的《民族学通论》、宋蜀华先生的《民族研究文集》、陈永龄先生的《中国民族学史》(英文版),还出版了全所历年研究成果的论集《民族学研究论文集》(1981--1993年,共9册),这些出版物的共同特点是,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几十年来,这已成为我院几代人的学术传统。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毕竟是一个自西方传来的学科。在中国发展历史较短,近几十年来又多次受政治运动的干扰,所以,与我国一些传统的老学科相比,中国的民族学无论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都是一个比较年轻、比较薄弱的学科。因此,今后本学科的重点是加强民族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建设。
为此,我们认为需要长期坚持两个方面的工作。一、积极了解和借鉴外国学者有关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这要求我们既要翻译、介绍国外一些经典的名著,又要随时掌握国外研究的动
向,将其最新的代表性作品翻译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和同行。二、也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继承我院50年来的传统,坚持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的56个民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紧密联系
实际,加强实地调查,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总结,为建立独树一帜的,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而努力。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使我们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并且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我们的教材。因此,我们于2000年成立了“民族学教材与研究丛书编委
会”,目的是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为基地,系统地编辑出版民族学专业的教材和以实证性研究为主的专著、调查报告和论文。
编委会将重点支持以下内容的教材和著作:
1.民族学专业主干课和紧缺的必修课教材。
2.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的专题研究著作。
3.国外民族学名著或前沿理论与方法的译著。
4.有重要学术资料价值且规范的田野调查报告。
5.本院教师实证性研究的论文集。
……
编辑推荐
导语:世界上有千百个民族,有千奇百怪的民风与民俗,民俗学的研究在中国已成为一门日益兴盛的人文社会学科。本书是一本体例和内容全新的高等院校文科民俗学教材,从民族的角度概述了中国民俗全貌,突出了民族院校的教材特色,颇有创建!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民俗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民俗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及内涵
一、民俗的解字及定义
二、民俗存在的基本形式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首先,民俗是现实社会中保留的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遗留。
民俗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并遗留于民间的文化,因而被称为“遗留文化”。大家都知道,民俗的存在和人类社会同样古老。远在文字产生之前,适应当时社会的各种民俗就已经产生,并以口头传承和示范传承的方式一代一代沿袭下来。在社会发展,经历变革之后,有些民俗不受社会变革的影响独立传承,所以称为历史的遗留。“遗留”(survival)这个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最早引入科学的。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他写道:“遗留”是“这样一些礼仪、习俗、观点等,它们既由于习惯已从它们所属的一个文化阶段移植到另一个较晚的文化阶段,同时,又是过去的活的见证和纪念碑”。英国民俗学家兰格(A.Lang)0著《习惯与神话》(《Custom and Myth》1957),认为民俗学是“遗留的研究”。
……
书摘1
这种研究方法的关键在于,首先,尽可能广泛地收集流传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地理区域而具有共同母题的各种民间传说的具体形式。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每一种传说归纳为若干情节。再比较同一传说的各种异文情节,追溯其原始型、发生地、确定其萌生期、传播路线及流传中的具体变异情况,然后加以论证和说明。一般把情节最简单、流传最广的类型当作原始型。其最早产生此传说的时期即为萌生期。
卡尔·克伦的弟子阿涅(A.Aarne1867—1925)著《民间故事类型引得》,将类型学分类法引入民间故事研究,奠定了欧洲民间故事分类体系的基础。如灰姑娘型(后娘故事)、天鹅处女型(羽毛衣的故事)。中国有“蛇郎型”、“田螺姑娘型”等。阿涅的分类体系经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Stith.Thompson)补充修订完善,称为阿涅——汤普森分类法,简称“AT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把在不同国家所收集到的同一母题的民间传说来进行分类。首先按语言的族系来分。先看这一个民间传说使用什么语言讲述,就归人那个语言一类,用这种语言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首先在那一国发现,又用代表这个国家的字母来表示;再按同一类传说的发现顺序给这个传说做数字编号。如果这个故事从首先发现的那一国传到另一国,就再添加传入国名的代表字母。根据某一个故事的代码和编号,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所收集到的这个传说是用什么语讲的,首先在哪一国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