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8.80目录: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论文集,
品牌:任剑涛
基本信息
·出版社:巴蜀书社
·ISBN:7806593691
·条码:97878065936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媒体推荐
后记
《论衡丛刊》第一辑于1999年下半年推出。按照编辑同仁们的承诺,这一意图汇集中山大学中青年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的刊物,应当在2000年上半年推出第二辑的。可是, 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竟然没有履行我们的承诺。我们的心中是十分愧疚的——这种愧疚,既是对于中山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成员的,也是对于我们自己的为学之心的,更是对于给予我们鼓励的读者的。
2001年初,我们下决心借新世纪的春风,编辑出版《论衡丛刊》的第二辑。编辑工作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进行得非常顺利。我还是继续被委托来做实际的编辑工作。这一期的编辑方针略有调整。刊物所编稿件,除开中山大学的中青年学者的成果之外,我们还决定吸纳兄弟院校的中青年学者加入到我们的作者队伍中来。其时,肖滨兄正好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学,我便将这一想法告知了他,并请他约请在燕京学社访学的国内学界才俊,为我们的刊物撰稿。中山大学校内,除开原来在盟的诸位编委的努力外,我还约请中山大学历史系学养很好的王承文兄组历史学方面的稿件。通过海内外的共同努力,稿件算是备齐了。
出版则成了问题。一是出版经费成了问题。二是出版者成了问题。原本中山大学有出版基金的运作。第一辑就是依托于这个出版基金,获得出版资助后,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但是,当我们编辑好这一辑时,这个基金的运作暂停了。当然我们也就没有理由要中山大学出版社免费为我们出版。在颇感困窘之时,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得知了这一情况。他慨然允诺,为我们提供出版资助。经过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主管社会科学研究的梁庆寅教授以及当时主管财务的王珺教授的具体推动,出版资助落实了。于是,我们便开始联系出版社。有多家出版社表示出版兴趣。可是诸方面的条件的限制,使得《论衡丛刊》第二辑的出版,总是难以如愿。
我们丛刊的中坚作者,也是多年同门师兄弟的冯焕珍,为丛刊的出版开始奔走。他联系上了林健兄。林健兄看重《论衡丛刊》的价值定位和作者的苦心写作,欣然同意在他供职的巴蜀书社出版丛刊第二辑。作为统筹编务的我, 自然满心喜悦。事,就这样成了。
其间,当然有很多令人感叹的地方。但是,话不必多说。我们愿意将这些感叹化为为学的动力。或许这样,就可以指望丛刊还有下一期了。
任剑涛
2002年3月8日
目录
《论衡丛刊》编辑宗旨
“回到实事本身”:论胡塞尔现象学方法 陈立胜
文化多元论的语用学审视——兼论哈贝马斯与利奥塔之争 王 宾
五行考释 郭 沂
君子之道——郭店竹简《六德》、《五行》合说 肖 滨
本体论的解释方法——兼谈王弼的本体与境界 许雪涛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内容提要]本文专门考释郭店楚简《五行》。一方面,根据思想内容和原有章号,将《五行》分为六篇共三十一章。另一方面,指出该书思想深邃,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是子思的一部重要著作。
[关键词]五行 上下 内外 思孟学派
思孟五行说失传两千余年矣,所以1973年《五行》篇出土于马王堆汉墓后,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20年后此篇再现于郭店楚墓,更令学者称奇。
这篇佚书的文本结构如何?帛书本的章号以及《说》对经文的断章多有失误,这说明汉人已经不了解《五行》的文本结构了。相比之下,简本的章号十分合理,但也有缺失。本考释根据思想内容和原有章号,将《五行》分为六篇共三十一章。认为该书思想深邃,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是子思的一部重要著作。
思孟学派的思想有两大主脉,一日上下,二日内外。以《天命》三句教言之,“天命之谓性”,自上而下也;“率性之谓道”,自内而外也;“修道之谓教”,自外而内也。以孟子言之,“尽心,知性,知天”,自下而上也; “仁内义外”,内外有别也。今观《五行》,主要论内外问题。
第一篇
本篇为全书之纲要。这种体例与同时出土的《老子》、《大常》以及传世的《天命》、《大学》等典籍一致,盖为先秦时期的著书习惯。
全篇包含两章。第一章论何谓五行;第二章论五行与四行、德与善、天道与人道之区别,以彰显圣的特殊地位。
第一章
[原文]
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形;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德之行。
[帛本]
[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木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行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第一章)
[考证]
什么是“形于内”,什么又是“不形于内”?这是正确理解《五行》的关键问题。窃以为,所谓“形于内”,即指自然形成于内在心性的道德。 “形于内”的过程,也就是《中庸》所说的“率性之谓道”、“自诚明”的过程。所谓“不形于内”,是指通过学习外在的道德规范而形成的道德。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庸》所说的“修道之谓教”、“自明诚”的过程。
就仁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