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5.00目录:图书,文学,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施宣圆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583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806762957
·条码:9787806762950
·版次:2003年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学林》从创刊至二OO一年底,共出版六百四十多期,如每版以八千字计,大约有五百余万字。《文萃》约五十余万字,占十分之一。施宣圆同志告诉我,另外一部他编撰的《中华学林名家访谈》也即钭由文汇出版社。一部《文萃》,一部《访谈》,相得益彰,可喜,可贺!我相信,它们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
媒体推荐
序
在中国今天二千多家报纸中,至今仍坚持辟出一块学术园地的报纸,那是极少数的。作为一种传统,作为一种特色,作为自身读者定位的责任,文汇报坚持数十年,精心耕耘着自己版面中的学术园地。
文汇报创刊至今,已有六十五年的历史。它自从问世以来,就是一张知识分子的报纸。把知识分子作为自己主要读者对象的定位,今天得到进一步肯定,并被广大读者所认同。重视学术讨论,贯彻“双百”方针,是文汇报的优良传统,也是在读者中获得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老一辈专家学者或许还会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文汇报学术版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讨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共中央在有关领导部门《文汇报的学术版很受上海学术界欢迎》的情况反映上就此作了重要批示,作为正式文件批转全国。从此,文汇报以贯彻“双百”方针,重视学术繁荣而著称,享誉南北。粉碎“四人帮”之后,文汇报与全国一样,又迎来了学术的春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学术》专刊问世了。不久,刊名改为《学林》,一直延用至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学林》开始批判“四人帮”的“影射史学”,拨乱反正,而后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文章,努力为我国文化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现在,施宣圆同志主编的这部《中华学林名家文萃》,基本上反映了《学林》创刊以来至二十世纪末的脉络。
我和施宣圆同志是多年的同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我担任副总编,由我分管《学林》。施宣圆同志担任《学林》专刊主编,他是一位很敬业的资深编辑。现在,他刚退休不久就编了这部《中华学林名家文萃》,并且请我为之写序。我粗略地翻了书稿,觉得特别亲切,因为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我在过去都读过,可以说,我是第一位读者。因此,这个序是不能推辞的。
《中华学林名家文萃》,是《学林》专刊二十余年来的文章汇编。书名很好,名副其实。书中的作者都是名家,既有著名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又有年轻的后起之秀。可谓名家荟萃,佳作连篇。一张报纸、一个专刊或副刊,应该有名家的参与,名家越多,读者也越多,报纸的品位也越高。名家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的文章比较扎实,见解比较新颖,文笔也比较生动。比如,书中已经作古的陈旭麓、刘大年、周谷城、李新、黎澍、谭其骧、冯契、胡曲园,以及如今还活跃在学术界的戴逸、庞朴、金冲及、李文海,等等,他们的文章不仅在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就是在今天,仍然对学术研究有启迪的作用。当然,名家不一定有名文,这也是事实。《学林》之所以拥有如此众多的名家名文,同文汇报的性质和它在全国的地位、影响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我还应当如实地说明一点,这与施宣圆同志的辛勤工作也是分不开的。首先,他是一位学者型的编辑;同时,他对名家有深厚的感情,同许多名家关系很好。
报纸的学术文章与刊物杂志不同,刊物杂志文章的读者大多是专家学者,一般较长,较专,为了论证某一个问题,还要引用大量的资料。报纸上的学术文章应该适合各个不同层次的读者,也就是说既要受到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欢迎,又要引起其他层次读者的兴趣。同时,因为是媒体,也要求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且文章要短小精悍,文字要深入浅出。所以必须融学术性、知识性、新闻性于一体。《文萃》中的文章一般都不长,论点鲜明,通俗易懂,专家学者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广大读者也能看得懂,得到教益,增长知识。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论文集,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学术文章汇编。
……
编辑推荐
《学林》从创刊至二OO一年底,共出版六百四十多期,如每版以八千字计,大约有五百余万字。《文萃》约五十余万字,占十分之一。施宣圆同志告诉我,另外一部他编撰的《中华学林名家访谈》也即钭由文汇出版社。一部《文萃》,一部《访谈》,相得益彰,可喜,可贺!我相信,它们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
目录
学术需要争鸣(代序) 郝铁川
序 吴振标
历史人物
开言路的勇士——白居易 魏克明
光绪略论 陈旭麓
略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胡 滨 李时岳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国家同一定的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更替了,国家的阶级内容也就改变了。讲爱国,首先就碰到一个问题:爱谁的国?不管明确与含糊,人们对这个问题总要作出回答。康有为、唐才常、梁启超等,先后从事“勤王”、“保皇”、“立宪”活动,坚持破坏革命,都是在炽热的爱国宣传下进行的。爱谁的国,爱哪个阶级的国,明白回答这个问题,就尤其成为必要。
孙中山观察敏锐,一九O三年,他写《驳保皇报》一文说:“彼(《保皇报》)开口便曰爱国。试问其所爱之国,为大清国乎?抑中华国乎?若所爱之国为大清国,则不当有‘今则驱除异族谓之光复’一语自其口出;若彼所爱之国为中华国,则不当以保皇为爱国之政策,盖保异种而奴中华,非爱国也,实害国也。”(黄季陆编《总理全集》(四卷本)第四卷(杂著)第一七六页)孙中山在这里明白宣告,中国人不应该爱那个“大清国”,而需要爱“中华国”。那么“中华国”的阶级内容怎样呢?孙中山并没有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明确指出它属于哪些社会阶级;而且前期和后期有很大的不同。到了后期,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他所认为要爱的国,是民主主义的国,人民大众的国,性质就更鲜明了。
第二,坚持爱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爱谁的国的争论,归结到一个焦点;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还是经过立宪改良,保住清朝统治。孙中山、革命派坚持爱国必须打倒已经变成帝国主义傀儡的清政权,釜底抽薪,走革命的道路。孙中山《敬告同乡书》中指出;“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倒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三集(二·函札)第一一二页)他痛斥立宪派,说他们是同吴三桂、洪承畴、曾国藩、左宗棠一样的汉奸。什么官爵呀,银行呀,铁路呀,矿务呀,商务呀,学堂呀,等等,不过是他们诱人的工具,骗人的谎言。革命派从国内分散的群众反抗斗争中吸取力量,又在群众中传播革命火种,经过种种努力,最后发动武昌起义,一举打倒了清朝政权。这是他们坚持革命道路的结果。孙中山在《革命原起》中,一一叙述过他亲自参加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北洋军阀接替清政权的反动统治,孙中山抱定革命宗旨,继续前进,一直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统治下的中国,爱国必须革命,这是孙中山所毕生坚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