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4.2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综合,
品牌:柴德赓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页码:371 页码
·出版日:2002年
·ISBN:7200003808
·条码:9787200003802
·版次:2002年1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通观《史籍举要》一书中作者所论,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概括:第一,这些评论,对于一般读者了解、认识有关史书,无疑有直接的帮助;第二,这些评论,对于专业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有关史书以至史学上的相关问题,也有很大的启发。在这方面,作为后学者,对柴先生的史学研究和史学思想,确有加以继承、发扬的责任。
《史籍举要》帮助你在阅读古代史籍的基础之上,了解中国历史方面有哪些是重要书籍,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参考,哪些仅备检阅,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书籍是什么人做的,什么时候做的,站在什么立场说话的,什么时候印行的,它里面记载些什么重要史料,它是用什么方法记载的,这些记载和见解对不对,这些书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我们对这些书应该怎样批判和利用。
作者简介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初中时受教于蔡东藩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史学大师陈垣(援庵)先生。曾在辅仁大学,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任教,并任图书馆馆长,历史系主任等职。主持编写了《辛亥革命》史料,参加《新旧五代史》点校工作。有《史学丛考》(论文集)《资治通鉴介绍》《史籍举要》等著作。《史籍举要》一书1987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奖。
媒体推荐
书评
《史籍举要》全书有严格的体例,这是本书一个显著的特点,受到许多读者和专业工作者的称道。作者在本书《前言》中明确地规定了撰述的体例,即:“以史籍性质分类择要来讲,可分下列四个重点:(一)作者及著作时代;(二)史料来源及编纂方法;(三)优缺点及在史学上的地位;(四)注解及版本。
编辑推荐
柴德赓先生(1908~1970)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史家,在史学界有广泛的影响。他的《史籍举要》一书,原是一部遗稿,由作者的几位学生邱敏、胡天法、许春在等同志整理,经北京大学历史系许大龄教授审订和修补,于1982年在北京出版社出版,深受读者的欢迎和学术界的好评。近二十年来,人们时时还在谈到它。北京出版社最近编辑、出版名为“大家小书”的系列著作,收入《史籍举要》一书,正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关心史学、阅读史书的需要。这说明,《史籍举要》一书具有长久的学术生命。
《史籍举要》一书便于高等学校历史系的学生和有志于史学的青年,在自己能初步阅读古代史籍的基础之上,了解中国历史方面有哪些是重要书籍,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参考,哪些仅备检阅,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书籍是什么人做的,什么时候做的,站在什么立场说话的,什么时候印行的,它里面记载些什么重要史料,它是用什么方法记载的,这些记载和见解对不对,这些书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我们对这些书应该怎样批判和利用。
目录
一版序言
前言
上编
纪传体类
下编
编年体类
……[看更多目录]
文摘
请读片段
登堂入室的门径——《史籍举要》再版前记/瞿林东
《史籍举要》问世后,学人多有专文评价。吕叔湘先生指出,《史籍举要》全书“脉络贯通”,评论“恰中肯綮”,“在同类书中允称上选”。“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一定是感激不尽的。”(1990年5月2日《光明日报》史学专刊)从我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来看,我认为,这些话最能反映本书的精髓,也最能反映读者的感受。
在《史籍举要》收入“大家小书”系列著作再度面世之际,北京出版社和柴先生亲属要我为本书写一篇导读性质的文字。我深感自己学力不够,难以胜任,但于情于理,却又不好推辞,乃仅就我对本书的一些认识,撰成此文,供广大读者和史学工作者参考。
一、胸中自有史书全局
《史籍举要》是柴先生的讲义手稿,是他多年治史心得的荟萃,实非一般著述可以与之同日而语。本书从讲授史籍入手,涉及史学的许多方面,进而又涉及历史评价的诸多问题。在作者这里,研究历史同研究史学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史籍、史学、历史的融会贯通,使作者所论,可以古今联系,纵横驰骋,读来视野开阔,获益良多。
这里,仅就作者对中国古代史籍的“举要”来说,可谓如数家珍,举重若轻,侃侃而谈,使听之者不知其倦。这是因为作者胸中自有史书全局,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如此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选书。会通方能“举要”,博览才可善择。作者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如何“举要”,即选择哪些书予以评介,这不是一个简单数量多寡的问题,实是作者治史功力的显露。中国古代史籍,自《隋书·经籍志》史部分史书为十三类起,历代相沿,稍有损益、异同,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分史书为十五类,即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若以《史籍举要》所选之书同《四库全书总目》分类相对照,作者只选了纪传体类(即正史)、编年体类、纪事本末类、政书类、传记类、地理类等六类史书,占《四库全书总目》所分十五类的五分之二。作者略去的是有关言论、官制、目录、评论,而突出了人物、事件、政治和地理。从这个比较中,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卓识:纪传体类、编年体类、纪事本末类、政书类四种史书,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它们分别是于综合叙事中以人物为中心、以年代为中心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