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随想|报价¥18.00|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论文集,金开诚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18.00
目录: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论文集,

品牌:金开诚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页码:307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503416858

·条码:978750341685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1年至2003年所写的文章,包括对治学、做人、养生、写作、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随想感悟。出自胸臆的话语,平淡而真诚,表达了作者所具有的独到的创作风格,非常值得一读。愿你在这本集子中有所收获,把握生活,开拓视野。

目录

前言

治学与做人(1)

谈“归纳论证”(3)

思维模式与文化传承(8)

古为今用谈录(22)

谈谈“不拘一格降人材”(28)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治学与做人

我在很久以前曾写过一张条幅,写的是“学术关乎心术,人格现于风格

”。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我给你看一部物理学著作,你能不能看出作者的

心术?”我说“不能。”他又说“我给你看一幅无名氏的画,你能不能评说

作者的人格?”我又说“不能。”于是他笑我在条幅上写的是空话。我感到

自己对治学与做人的关系的确并未深思,只因传统观念中认为二者有关系,

我也便人云亦云了。

近年来,治学与名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无论是学术界或文化艺术界

都出现了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现象。于是,我又觉得有关的传统观念还是有

道理的,只是不能过于机械地理解。

经过粗浅的思考,我认为治学与做人发生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乃在于

治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与奉献。

创造与奉献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行为。动物没有社会,也没有这种行为。

因此,创造与奉献真正关系到人类个体“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致

力创造,乐于奉献,这才无愧于一个“人”字。

但创造与奉献并非只靠智能因素就可以实现,还要有心理上的“非智能

因素”(包括意志、毅力、情操、兴趣、情感控制等等)的紧密配合,也还受

到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制约与驱动。如果“非智能因素”质量差,又较少

自觉的道德意识,那是不大可能作出较大的创造与奉献的。

就拿学术界现在比较多见的抄袭剽窃和故弄玄虚来说,有些人明明知道

是错的,却为什么仍然要这么做?显然因为急于追求名利。这样的人缺乏那

种意志、毅力来苦心钻研,又因情操、趣味的庸俗而深受物质刺激的诱惑;

因此心情躁切,贪而多欲,在治学上无法专注投入,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创

造与奉献。由于学术界的运行体制中存在薄弱环节乃至各种漏洞,所以有人

虽然缺德败行也竟然能够名利双收;于是他便认为这是“实现了自身价值”

。殊不知这样得来的名利越多,越说明他缺乏创造的能力和奉献的觉悟,离

开人的“自身价值”的真正实现也就越来越远。

先母毕生以中医为业,曾一再对我说过李时珍《本草纲目》多么了不起

。我翻阅此书,觉得作者为这部巨著投入的心力实在是很惊人的。遥想当年

他编书若只以追求名利为动机,那就不可能作这样的投入;因为在编撰过程

中他根本看不到成名获利的前景。

从这一点想起,发觉中国古代有许多学术文化巨著都是在强大的创造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8.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