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上下)/汉语言文字学书系|报价¥38.20|图书,社会科学,综合,张民权著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38.20
目录:图书,社会科学,综合,

品牌:张民权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页码:689 页码

·出版日:2002年

·ISBN:7810850385

·条码:9787810850384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32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册,以翔实的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古音学的萌芽、开创、发展、主要特色与内容等清代的前期古音学的历史概况。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古音学史概论

第一章 古音学的萌芽与初步发展——汉魏六朝及隋唐人古今音 观念/2

第二章 古音学的开创时期——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的宋代古音 学研究/15

第三章 古音学的继续发展——元明两代古音学研究/27

第四章 清代前期古音学的历史概况及其主要特色/42

第五章 清代前期古音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不足/67

第二编 清代古音学的开创与古本音理论的建立(上)——顾炎 武古音学研究

第一章 顾炎武主要生平活动和早期韵学研究/89

第二章 顾炎武《音学五书》的著述及其主要内容/111

第三章 从古诗无叶音说到《诗》本音思想的建立——顾炎武古 音观和方法论问题/140

第四章 顾炎武对《诗经》用韵方面的研究/158

第五章 顾炎武关于古韵分部和古韵演变的研究(上) ——阴声韵的离合及相关问题/182

第六章 顾炎武关于古韵分部和古韵演变的研究(中) ——阳声韵的离合及相关问题/202

第七章 顾炎武关于古韵分部和古韵演变的研究(下) ——入声韵的离合及阴入相配问题/220

第八章 顾炎武古人四声一贯说的实质和主要内容/236 第一节《诗经》用韵与古人四声一贯问题/237

第九章 古人四声一贯说的理论意义及其应用价值 ——《诗本音》四声关系处理模式分析/253

第十章 顾炎武古音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78

第三编 清代古音学的开创与古本音理论的建立(下) ——柴绍炳、毛先舒、方以智、王夫之等人古音学研究

第一章 柴绍炳生平著述及其主要学术活动/2

第二章 《柴氏古韵通》的著述及有关音论/14

第三章 柴绍炳古韵“四通”说与古韵分部/27

第四章 柴绍炳古音学之建树及其历史局限性/47

第五章 毛先舒主要生平著述及其音理说/57

第六章 毛先舒古今音韵变迁说/69

第七章 毛先舒对古韵分合及其演变的研究/80

第八章 毛先舒古人四声说和对《诗经》韵例方面的研究/92

第九章 方以智《切韵声原》及其古音学研究 ——兼叙方中履、萧云从古音研究/103

第十章 张自烈《正字通》对古韵又音的考证/116

第十一章 王夫之《诗经叶韵辨》对叶音说的批判/122

第四编 古音学研究的探索与继续发展 ——康熙中后期古音学研究

第一章 毛奇龄《古今通韵》及其通转叶音说/135

第二章 熊士伯《古音正义》及其古音研究/154

第三章 邵长衡《古今韵略》及其古音研究/167

第四章 李因笃《古今韵考》及其古音研究/175

第五章 李光地《榕村韵书》及其古音研究/185

第六章 潘咸《音韵原流》及其古音研究/198

第七章 阎若璩、潘耒、叶嵩巢、张晴峰等人古音韵研究 /220

第五编 古音学研究的继续拓展与通转叶韵说的徘徊 ——雍正、乾隆初古音学研究

第一章 蒋骥《楚辞说韵》及其古韵通转说/237

第二章 张叙《诗贯》及其古音研究/253

第三章 刘维谦《诗经叶韵辨讹》及其古音说/264

第四章 龙为霖《本韵一得》及其转韵说/274

第五章 王植《韵学》及其《臆说》/288

第六章 仇廷模《毛诗证韵》及其古音说/295

第七章 万光泰《古音表考正》及其古音学研究/30

第八章 清儒《诗经》注疏与古韵问题的探讨/315

第六编 清儒关于上古声纽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方以智、顾炎武、柴绍炳等人古声纽说/339

第二章 黄生声转义通说与古无轻唇音说/347

第三章 熊士伯、李光地、仇廷模、王霖苍等人古声纽说 /357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38.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