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7.70目录:图书,英语与其他外语,其他语言,
品牌:潘悟云
基本信息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页码:374 页码
·出版日:2002年
·ISBN:7533628632
·条码:9787533628635
·版次:2002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语言学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潘悟云卷》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潘悟云的论文自选集,收录了他历年来的佳作,内容主要涉及汉语音韵和汉语方言学两方面,提出了个人的真知灼见,是一本优秀的语言学专著。
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倾力推出的这套“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诚邀郭锡良等16位资深著名语言学家作为这套丛书的学术指导,确保了内容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潘悟云卷》是其中一卷,是潘悟云先生的论文自选集。作为知名的中年语言学家,潘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他翻译了上古音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上古汉语历史音韵和中古汉语历史音韵都有独到见解;在方言学方面,他认为南方方言形成的主体是南方土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于此有深入研究。本书收录的论文覆盖他今年研究的主要领域,充分体现了他致力于语言学多年的研究成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语言学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潘悟云,1982年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任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应用语言学”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
媒体推荐
跋
当我被告知确定为《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的入选对象时,实在有点惶恐不安。其一,不敢当“著名”二字;其二,我很快就要步出中年的年限,只能对着岁月蹉跎“而知天命”。
我能够走上语言学的道路实在有点“天命”在驱使。在中学里,我最喜爱也最值得自豪的是数学。但是由于某种“天命”,我失去了到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开始了18年的苦工生涯。我咬紧牙关,拼命自学,希望将来能够自学成才,成为一个数学家。后来突然明白,像数学这种循序渐进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师长指导,没有书籍参考是很难达到自学目的的。,当时悲痛欲绝,以为此生与数学无缘。想不到它给我后来的语言学研究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不只是它作为一门工具常常帮我的大忙,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到我的治学风格和对研究方法完美性的追求。可以这么说,数学是我的学术底层。
在“文革”十年中,也是一种“天命”使我认识了郑张尚芳先生,他是温州渔业机械厂的磨工,我是温州锅炉厂的车工。当时他已经卓然成家,得到吕叔湘、王力、李荣、袁家骅等大师们的栽培,而且家中有一万多册藏书,特别是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十分丰富。这就成了“我的大学”。在他的指导下我读了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高氏的学术成就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也深深地刺痛了我: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中国人在汉语史的研究方面不应该落后于国外。于是我们在一起整整工作了十年,我的工作是模仿董同铄先生的做法,把郑张尚芳先生的上古音体系做成上古音韵表稿,同时根据表稿所反映的问题向他提供对音系进行修改的依据。
1979年,我考上复旦大学的研究生。 当时我正在写《汉越语与切韵唇音字》,碰到哈灰两韵的唇音对立问题。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在Lingua上看到对王士元先生词汇扩散理论的介绍,于是茅塞顿开。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与王士元先生长期的书信来往,我也开始用现代语言学的眼光来观看中国语言学的前途。
19世纪的印欧历史比较语言学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方法有许多不精确、不确定的地方,这与现代科学思潮的要求是有距离的,这也正是索绪尔以后语言学的兴趣从历时转移到共时的最重要原因。但是,语言的历时研究必定会重新吸引语言学家们的注意,不过这决不意味着重新回到以前的老路。量的确定、解释能力、非决定论、微观分析,这些都是现代科学的最基本要求。王士元、拉波夫等人的工作是新的历时语言学出现的先声,它一直鼓舞我走向新的方向。但是,收入到这本小册子的文章,其研究方法基本上都还属于传统历史语言学的范围,这也是我目前对自己工作还不够满意的地方。希望这本小册子能够成为对以往工作的总结,新的工作的开始。
潘悟云
2000年9月
于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语言学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潘悟云卷》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潘悟云的论文自选集,收录了他历年来的佳作,内容主要涉及汉语音韵和汉语方言学两方面,提出了个人的真知灼见,是一本优秀的语言学专著。
目录
汉越语和《切韵》唇音字
中古汉语方言中的鱼和虞
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
温、处方言和闽语
“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
对华澳语系假说的若干支持材料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温、处方言和闽语①
现代的温州、处州方言都带有闽语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怎么去认识这些特征,这些特征是怎么来的,会有不同的解释。
在清以前,发生过几次闽人向浙南的移民,比较大的有两次。一次是唐季五代之间,闽人避王曦之乱迁入浙南;一次是南宋乾道二年,潮水灌城,温州居民大批死亡,政府迁闽人补充。温州、处州话中的闽语成分也许可以解释作这些移民带过来的影响。
但是这种解释会碰上一些困难。
第一,闽语的一些主要特征不仅仅见于浙南,而且还零零星星地分布于北部吴语。这些特征来源的时代一般也都比较早,很多特征的年代当在《切韵》以前,比上述两次移民的时间都要早一些。从移民方向来看,早期的移民一般是从浙江移向福建,而不是从福建移向浙江,所以我们很难相信,这么早的年代就有大批移民从闽地把这些特征带到吴语去。
第二,有些语词在南部吴语①和闽语虽然采用相同的语素,但是语音形式却不相同。例如,“传染”一义,闽语和南部吴语都是“过依”,但是闽语的“过”为见母字,而温州的“过”为《广韵》所不收的匣母字。温州的“过侬”自然不是从闽语传过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只能来自更早的历史阶段。
第三,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影响,首先总是作用于语言的表层。例如汉语对日语、越南语以及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都很大,但是影响所及基本上是词汇方面,语法框架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温处方言中却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跟闽语非常相似,下面是温州方言中的一些例子。为了阅读方便,方言词都转写作普通话的词语:
1.温处方言的动词和宾语之间结合非常紧密,其间如插进一个成分,宾语往往要提前,特别是碰上“动十补+宾”的结构,宾语必须要提前,转换为主谓谓语句,或用处置式把宾语提前到动词之前.例如,“我吃过饭了”一般要说成“我饭吃过了”,“我掉了钱了”,必须说成“我钱掉了了”或“我把钱掉了了”。
2.量词加在名词前起指代作用,如“支笔是我个”,即“这支笔是我的”。
3.动词加“下”(或“记”)再重叠,表示动作的随意、缓慢:“跳下跳下”、“碰下碰下”、“叫下叫下”。
4.形容词加量词作形容词用:“大粒砖”、“细(小)头牛”、“大张纸”、“烂粒的黄豆”。
5.副词能直接加在动词短语之后:“吃碗添”、“走去先”、“好吃甚”、“好最”。
6.偏正式构词方式中,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