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8.00目录:图书,英语与其他外语,其他语言,
品牌:邵敬敏
基本信息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页码:377 页码
·出版日:2002年
·ISBN:7533628586
·条码:9787533628581
·版次:2002年1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语言学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邵敬敏卷》是著名语言学家邵敬敏先生的论文自选集,收录了他历年来的佳作,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语法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兼收并蓄,龙虫并雕,并提出了个人的真知灼见,是一本优秀的语言学专著。
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倾力推出的这套“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诚邀郭锡良等16位资深著名语言学家作为这套丛书的学术指导,确保了内容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邵敬敏卷》是其中一卷,是邵敬敏先生的论文自选集。作为知名的中年语言学家,邵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法。他的语法研究兼收南北之长,注重语言事实的收集和提取,又追求语言理论的创新,在研究中,特别注意事实的描写分析,重视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动态分析,重视汉语方言语法根普通话语法的比较,在语法研究领域小有成就。本书收录的论文覆盖他今年研究的主要领域,充分体现了他致力于语言学多年的研究成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语言学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邵敬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毕业,浙江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1981年分配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1994年晋升教授,1998年领衔申报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成功,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调至暨南大学中文系工作,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现代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已经发表了二十几部著作和二百多篇论文。
媒体推荐
跋
我从事汉语研究,尤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高考第一志愿填的是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心想当一名作家。没想到一跨进北大校门,当作家的美梦就被无情的现实惊醒了。我是稀里糊涂地被分到汉语专业的,所以常常不无自嘲地说:我是误上“贼船”,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幸运的是我碰上了一批出类拔萃的老师,其中不少是著名的语言学大师和权威,如王力、高名凯、袁家骅、岑麒祥、朱德熙、林焘、唐作藩、郭锡良、裘锡圭、叶蜚声、徐通锵、石安石、陆俭明等。他们的为人和治学之道都让我受益无穷。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全系的迎新大会上,王力先生得意地摇着他那微秃的脑袋说:“集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
很快我就对汉语研究入了迷,尤其让我倾心的是现代汉语语法,这不能不说是深受朱德熙先生的影响,他那新颖的视角、严密的推理、雄辩的论述,都让我心动。我决定报考他的研究生,但是我的研究生之梦却被“十年动乱”的浩劫打破了。我差一点儿又跟汉语研究擦肩而过,因为我分配在中央文化部,后来又下放到浙江省浦江县文化馆去搞文艺创作。庆幸的是1978年国家开始恢复招收研究生,我决心圆了研究生之梦,报考了杭州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中文系,做了王维贤先生的开门弟子。西湖之畔短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给我留下许多美好而动人的回忆,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那种精神,那种动力,那种渴求,是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像的。
研究生毕业,幸运之神又一次光临了我,我回到了上海,进了风景如画的华东师范大学,这对我的事业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人除了他自己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可供他发挥能力的舞台。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我一展身手的广阔天地。80年代初的上海语言学界充满着勃勃生机,当时上海的学术氛围在全国来讲是最宽松的,也是中国语言学界年轻人最活跃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聚集了一批雄心勃勃的以新毕业的研究生为主体的年轻人。我们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民间的沙龙性质的语言学学术团体“现代语言学讨论会”(简称XY)。上海老一辈的语法学家,例如胡裕树(复旦大学)、张斌(上海师范大学)和林祥楣(华东师范大学)几位教授,对年轻人,包括我在内,都非常关心。他们在学术上是相当开明的,因而我们很少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各种学术流派、各种研究思想都可以占据一席之地,这对我的学术思想的成熟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
上海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在汉语研究的风格上,它善于吐故纳新,包容百川;它机敏聪慧,长于出新。但是它也有它的不足,这就是有时显得比较浅薄,不大肯下苦功夫,总希望用小本钱做大买卖。相对地说,北京就显得比较深厚凝重,扎实稳健。但缺点是比较笨拙拘谨,有时候甚至于会显得保守古板。打个比方,北京好像是座大山,上海好像是条流水。我一直认为:有山有水,才有好风景。也许正是因为我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在北京接受的本科教育,在杭州读的研究生,又回到上海发展,我亲身体会到北京和上海的长处,也相当熟悉它们的短处,所以在汉语研究方面,我全力鼓吹“京海融合论”,即认为拘泥于老京派或者老海派都是有什么出路的,只有取长补短才可能开创一个新的境界。
……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语言学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邵敬敏卷》是著名语言学家邵敬敏先生的论文自选集,收录了他历年来的佳作,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语法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兼收并蓄,龙虫并雕,并提出了个人的真知灼见,是一本优秀的语言学专著。
目录
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
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
动词重叠的核心意义、派生意义和格式意义
双吉节V+N结构的配价分
“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
“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三、动词重叠的其他语法意义
(一)“尝试”意义
4
所谓“尝试”意义,也不是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而是一种伴随某种格式而带来的派生意义。一般句式并没有这种尝试意义,这可以跟带有尝试意义的“祈使句?作一个比较。例如:
(1)他没事儿的时候,常去果园帮工人摘摘果子。
(2)那个苹果我摘不下来,你来摘摘看。
(3)领导干部应该到基层去调查调查情况
(4)你可以来调查调查,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同样的动词重叠“摘摘”和“调查调查”,(工)(3)是一般句式,没有尝试意义,而(2)(4)是祈使钉,却有尝试意义。但是,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重叠祈使句都有“尝试意义”。例如:
(1)你好好整理整理这些杂志。
(2)你休息休息吧!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发现这里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动词的语义所决定.一些具有“求知性”齣动词。例如“问、猜、试、尝、摸、听、看、想”,如果出现在祈使句里,必定带有“尝试意义”。例如:
(1)你猜猜看,我得了几分?
(2)你吃吃,这糖好吃吗?
(3)你多了解了解,就会明白的.
(4)你打听打听,那个人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二,下文或上文显示说话者有意识地要求获知什么信息,或试验某种行为。例如: (1)你去去就知道了。
(2)你当当班主任怎么样?
(3)你也登登光荣榜好不好?
(4)让他也骑骑马,好吗?
特别在动词重叠之后还紧跟着出现表尝试意义的语气词“看”,或者下文明确表示“试试情况怎么样”和“看看情况如何”等后续句。例如:
(1)你戴戴看,合适不合适?
(2)你发发言看,别怕。
(3)你也来来,试试运气怎么样?
(4)你来当当这个家,看看容易不容易。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两种例句,这中间的差別就更加清楚了:
(1)你打扮打扮,多好看哪!
(2)你打扮打扮,看看好看不好看?
(3)你把任务给大家布置布置。
(4)你把任务给大家布置布置,看覆还有什么意见。
第(1)和第(3)句没有“尝试”意义,第(2)和第(4)句使用相同的动词重叠,但是却有“尝试意义”,区别就在于上下文的语境。第
(1)句属于判断句,第(3)句虽也属于祈使句,但说话者是一种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