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5.5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新闻,新闻工作者,
品牌:庹震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232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087933X
·条码:9787800879333
·版次:2006年5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记者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一个出色的记者,更要使自己处于这样的临战状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现了有价值的新 闻线索,就要立即出发,奔赴现场或寻找知情者,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采写出新闻报道来。
火热的现实生活,是优秀新闻作品的源泉和基础,提倡记 者下“笨功夫”目的是要使记者置身于社会生活的长河里,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知其缓急,知其冷暖,知其深浅,不断从这长河中摸出“鲜活”的“大鱼”来。记者的主课是社会实践, 记者的主舞台是一线的社会生活。
记者如果拥有强烈的独家新闻意识,就会是一个非常勤奋 和敏感的人。勤奋是第一位的,没有勤奋这一条,记者就不可 能游进社会生活的海洋,也就不会从这浩瀚的海洋中捕获新闻 线索。
新闻记者,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这就 要求记者有时刻忘我的思想境界。记者碰到了新闻,不论何时 何地何种情况,都不应当放过采写机会。
一个记者听到赞誉比听到批评容易,因此,记者就要“头 脑清醒”,就要善于对自己的新闻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不 断查找不足,使自己今后长久受益。
记者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是很危险的,因此可能失去 “发现”新闻的能力。“发现”的基本功,说到底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新闻在现实生活的激流中,记者只有进 入其中,才能发现它们。
记者“走四方”,走马观花是一种走法,脚踏实地又是一种走法。有经验的记者,会在“走四方”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切有价值的新闻都不会从耳边、从眼底、从手中逃走。
新闻记者是在新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实践的过程,是社 会阅历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新闻采写水平、新闻作品 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新闻素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
新闻在哪里?如果说它是藏在深山里的矿藏,记者则是深 山探宝的矿工。从丰富的矿藏到金银铜铁锡等诸般矿产品,要 经历挖掘的过程、筛选的过程、冶炼的过程、铸造的过程。
新闻记者,须早起、早醒、早知,只有知道的早,知道的快,知道的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 会误事。“一桶水”是非常必要的,而“水”就在火热的生活里,在大千世界里,在科学和知识的海洋里。“深水不响,响水不深”。新闻工作者,一生都是生活在人民中的学生,一生要不停地丰富自己,一边一瓢瓢地向外舀水,一边要不断地补充水源,永远保持一定的“蓄水量”。
我们的笔,我们的话筒,我们的镜头,记录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记录着人民的日渐富裕,也记录着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的幸福。
作者简介
庹震,1959年9月生于河南省方城县,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现任《经济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1984年10月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范长江新闻奖。著有《蓝天下的眼睛》、《无悔的岁月》、《静静的地平线》、《初春的太阳》、《世纪未:还有多少问号》《丁住交界》、《面对社会之窗》、《报海觅踪》、《新闻采写艺术》、《史街背影》、《史街余韵》、《心园驿站》等书。
媒体推荐
书评
“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是什么?是泥是土。泥土者何?百木秀气之本,百花香气之源。万木千草,浓绿厚荫,姹紫嫣红,无泥无土,如何来?营养在泥土里,记者“深”不下去,新闻作品也就没有了“活力”和“魅力”。记者不深入基层,不知大众所需所求、喜怒哀乐,如何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新闻的发现,需要勤奋,需要实践,需要敏锐,也需要智慧。丰富的现实生活,如山川江海,能探得宝藏;不善发现者,入宝山而常空手归。
陌生的地方,不是不出新闻的地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常人不去处,万宝待人识。对新闻记者而言,“人之所罕至”的地方,往往有“非常之观”。
新闻的学问是实践的学问。一篇新闻作品问世,在完成它的报道功能的同时,也成为了新闻研究的史料和对象。这正是新闻精品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的又一个原因。有事业心的记者,应该对自己的新闻作品倾注激情,努力使每一篇作品都成为思想水平、写作水平达到一定境界的精品。
编辑推荐
“脚板底下出新闻”。脚板底下是什么?是泥是土。泥土者何?百木秀气之本,百花香气之源。万木千草,浓绿厚荫,姹紫嫣红,无泥无土,如何来?营养在泥土里,记者“深”不下去,新闻作品也就没有了“活力”和“魅力”。记者不深入基层,不知大众所需所求、喜怒哀乐,如何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新闻的发现,需要勤奋,需要实践,需要敏锐,也需要智慧。丰富的现实生活,如山川江海,能探得宝藏;不善发现者,入宝山而常空手归。
陌生的地方,不是不出新闻的地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常人不去处,万宝待人识。对新闻记者而言,“人之所罕至”的地方,往往有“非常之观”。
目录
第一辑 记者感悟
全天候记者怎么当?
“先天素质”与“后天修炼”
采访要“访”记者要“记”
“阅历问题”
“定位”的价值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缘何“走四方”
许多人羡慕记者这个职业,原因之一是认为记者可以“走遍天下”。的确,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四海为家,从而见多识广。有人这么说:“记者的脚不是记者自己的,记者的耳朵不是记者自己的,记者的眼睛也不是记者自己的,都是属于大家的,记者不去走,不去听,不去看,我们大家怎么知道天底下那么多的新闻?”这话还真有道理。
做记者是要有所牺牲的,最大的牺牲,恐怕是失去平常人正常的家庭生活,比如节假日要出门采访,比如晚上要加班写稿,比如要经常到外地出差,等等。这一切,都是一种牺牲。这中间,还不说路途的危险,还不说种种意外,还不说风里来雨里去……所以如此,都是一个原因:记者必须要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总之,记者的这种职业的牺牲需要,决定了记者一定是走南闯北的人。
既然记者“走四方”是工作的需要,那么为什么总有一些记者走不出去呢?如果将出差经费和客观条件局限这类因素排除,那么,剩下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缺乏必要的牺牲精神了。记者这个职业,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民大众尚没走到的地方,记者应该走到;人民大众尚没听到的声音,记者应该听到;人民大众尚没看到的事情,记者应该看到。这里,脚“走起来”是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基础,记者的听觉和视觉才能好。如果记者也想过平常人的安定而规律的生活,那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实中有的记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牺牲精神,常年走不出去,对新闻的听觉和视觉很弱,所以也就写不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是不是记者做到了“走四方”就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一定。记者“走四方”只是记者采写新闻报道的基础,通过“走四方”,记者有条件听到看到一些“坐着”时听不到看不到的东西。但是不是任何一个记者都能将听到看到的东西用最佳的报道反映出去呢?有时不是这样的。通常的情形是,一部分记者在“走四方”之后获得了预想的效果,而一部分记者在“走四方”之后依然两手空空或收获甚少。这里,还有个如何在“走四方”中做好新闻报道的业务水平问题。水平问题,往往又是个方法问题。“走四方”,使自己腿变长了,在更大的地域里,在更多的人群中,不仅可以听到看到更多的新鲜的人与事,还有了将不同人与事(包括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比较的机会。通过比较,又可以发现差别,找到不同的特点。这是一种收获。但是,对这种差别或特点,有的记者很是敏感,有的记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