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王海英
基本信息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254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6996427
·条码:97878069964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2000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半部论语治天下。”靠什么治天下?靠的是《论语》中的大智慧!本书兼顾通俗性与学术性,知识眭与趣味性,思想性与故事性的统一。通过对圣贤智慧的阐述和解读,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富有意义和价值。
媒体推荐
书评
《论语》是我们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在国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论语》原文共20篇,11000余字。约成书于战国初年,记载了孔子很多溢满灵光的想法和愿望,语言朴实易懂,而且有些内容也极富趣味,时时让你忍俊不禁。
编辑推荐
《论语》是我们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在国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论语》原文共20篇,11000余字。约成书于战国初年,记载了孔子很多溢满灵光的想法和愿望,语言朴实易懂,而且有些内容也极富趣味,时时让你忍俊不禁。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目录
一 血脉亲情
孝子最宜当官
有钱也买不到孝心
父母身上无对错
尽孝最难看脸色
钱财与亲情,哪个更重要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孝悌之道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一直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尊奉。
并成为历史上人们衡量自身修养、选拔人才、任用贤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标
准。在古人眼里,一个人如果自身不能做到孝悌,则他也就算不上一个健康
的人,更谈不上能成为一个好的官员,乃至治理好天下了。比如吴起,他是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在做人上却
有很大的问题——好大喜功。这主要表现在两件事上。
一件事发生在他青年时期。当时他败光家产杀人逃命后求学于曾子。不
久,其母去世。吴起只因自己功业未就而拒不奔丧。试想一下,对待亲母尚
且如此薄情寡义,对他人义能如何呢?故曾子作为吴起当时的老师一气之下
与其绝交。
另一件事发生在吴起在鲁国做官时。当时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本想
启用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因此犹豫不决。吴起知道内情后,
为成就自己的功名,便杀了妻子向鲁王表明自己的心迹。由此可见,吴起利
令智昏到了何等地步。
试想一下,这样一个自私为己、忘母杀妻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为他人着想
。即便他违背人之常情地去关爱他人,其背后也往往怀有特定的目的。如吴
起曾亲自为士兵吸伤口里的脓血,士兵的母亲闻听后便痛哭不已,因为她洞
察了这是吴起收买人心、激励士气的手段。后来老人的孩子果然战死。在这
种人眼里,别人只能是他可以随意利用的工具——没了利用价值,也就没了
存在的必要。这等人物即便再有才干,也不能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
任。相反其才干愈出众,其祸害可能愈深远。因为他根本就不具备一个基本
的健康人格。这样的人做了官又怎能造福一方、平定天下呢?
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统治者在识人、用人的过程中也都深谙此道。例如三
国时期的曹操在打天下时发布文告,广招天下有一技之长的才士,无论其品
行如何;而清朝开国时期也曾广纳明朝降将。但这只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
,亦是一种权谋手段。一旦天下稳定下来,真正开始从事建设时,则统治者
必定要转变他的策略。曹操之所以要大力表彰关羽的忠勇,清朝统治者之所
以在利用明朝降将统一天下后又将其贬为叛臣贼子,大力歌颂明朝忠臣死士
,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只有品行端正、忠孝节义之人才可能持家有
道,才可能当一个好官,乃至平治天下,而不会干出以私欲祸乱天下、卖友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3.90